回望 展望 张倩玲2022年01月13日A07版文章字数:1299朗读:

铜川日报 2022-01-13 07:19 大字

嘴里念叨着“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指缝太宽,时光太瘦”,眼睁睁望着日历一页页翻过,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双脚被牵引进2022,但手头压着2021年的许多感动还没来得及梳理,许多事情还未画上句号。

最难忘,那次去秦岭文化广场进行党史宣讲,一位手提水桶的老者在后面喊着“张老师,张老师”,我停住脚,好奇地望着这位越走越近、身材消瘦但精神矍铄的老者。走近了,他激动地对我说:“张老师,我本来是出来提水的,无意间听到你讲的故事。你刚才在台上讲得真好,毛主席和毛岸英的故事很感人,尤其对于我们这一代唱着‘东方红,太阳升’长大,有着很深的领袖情结的人,真的感触很深……”老者不停地说着,看出他听闻我的讲述真的激动不已。其实上台前,焦虑真的是无处安放,但是素未谋面的老者,传递给了我实实在在的肯定和鼓励,让我往后余生登台有了底气与自信。

最难忘,那天我正在教室里发飙,一回头发现美女同事小刘,正透过窗玻璃朝我扮鬼脸,忍不住嘴角上扬起来。下课后,她说:“你本来长着那么漂亮的一张脸,为什么要板起脸来发脾气呢?”面对小刘的盈盈笑脸,突然觉得自己刚才确实面目可憎。想起胡适曾经说过:“世间最可恶的事,莫过于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过于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天啊,我无意之间做了最可恶、下流的事,却对自己的无心之举造成的恶果浑然不知。要不是小刘在外故意逗我笑,我可能一节课都会拉长脸。我一向都是好脾气的,那天确实因为个别学生的一错再错忍无可忍。现在想想,自己拉着个脸是给谁看呢?教育需要智慧,需要爱心,最不需要就是“脸色”,多谢小刘美女的善意提醒,看来今后还需好好修炼自我。

最难忘,那场“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比赛结束,一位二年级的选手兴奋地对她妈妈说:“妈妈,虽然我有好几个书包,但那些都是你和爸爸给我买的,我最喜欢这个书包,因为它是我凭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这个书包最称心、最珍贵、最有意义。”望着孩子手中扬起的奖品——粉红色书包,我也被她脸上的笑容和发自肺腑的喜悦感染。比赛前,这位选手为了准确演绎王二小这位少年英雄,每晚都会逐字逐句进行揣摩练习。喜获佳绩后,之前所有的辛苦都化作得到书包后的甜蜜与自豪。她说努力得来的成果最珍贵,不正是教育家陶行知《自立歌》里面“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要告诉我们的朴素真理吗?

最难忘,那天看到朋友发出来演池塬的照片,那山、那水、那屋、那人,隔着屏幕都透着亲切与熟悉,勾起我对往昔工作时日的美好回忆,觉得自己的文章呼之欲出。但是一两个月过去了,《我从塬上来》文档还静静躺在文件夹里,没有完稿。除了这篇,还有许多朋友给我提供的写作素材和灵感,都暂存在脑海中,期待2022年和大家见面。

回望2021,因为熟悉或陌生的人们给予的善意、真诚、理解和包容,让生活中的许多瞬间都温柔且浪漫,反思、收获、成长、期盼的交织,让平淡的每一日都泛着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展望2022,借用作家三毛的歌词“每个人心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惟愿新年胜旧年,将来胜过往,你我携手走在“种桃种李种春风”的路上,温暖如故,幸福常伴。

(作者系耀州区北街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抗疫,淬炼我们的生命 □ 陈玉莲

这是一场需要我们一起面对的“共同战役”,这是生命与病毒的对抗,需要我们共同携手克服才能战胜疫情。成千上万个义无反顾,凭...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