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积极投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2021年10月29日A03版文章字数:1538朗读:
本报记者 张红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自从接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乡建设管理科科长王超勇于担当,率先垂范,以“干”字当头,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扎扎实实投身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完成了各年度工作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市、区领导干部的认可和群众的赞扬。
健全机制筑基础
自2016年陕西省全面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项工作起,王超就持续认真学习贯彻中省工作部署,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体制、机制、目标、任务、要求,确定了村庄规划提升、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乡村文化传承等14项重点工程,搭建起了工作开展的基础和框架,进一步整合了涉农项目资金,形成聚集效应,提升了建设效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协调联动聚合力
作为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联席会议牵头单位,所有的协调沟通各区县、各市级成员单位的任务落在了王超所在的科室。作为科长,也是一段时间内科室唯一的工作人员,他充分发扬了不怕吃苦的精神,不畏艰难,起早贪黑,与市区县近20家单位逐个分析现状、核对数据、拟定目标,每月定期归集整理工作进展情况、填报进度报表、督促补齐短板,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心,赢得了各相关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凝聚合力圆满完成了各年度工作目标。
突出重点创示范
王超带领科室工作人员统筹各项示范创建工作,不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历史文化保护、农房建设风貌等工作整体提升。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等相关工作,会同农业农村、规划等部门逐村、逐街、逐巷查看,申报创建国家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7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79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52个,创建国家级传统村落3个、省级传统村落2个,创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同时,指导各区县积极学习借鉴《陕西省农村特色民居图集》案例,建设9个示范点500余户特色民居,进一步提升了农房建设水平。耀州区马咀村、宜君县旱作梯田、印台区塬圪塔村等经验做法被收录到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案例选编予以推广宣传。在他们共同努力下,示范村庄的创建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的有效提升,也为其他村庄做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带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更高水平迈进。
扎实履职促整治
自职能调整,接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以来,王超邀请高校专家对全市相关人员开展了专题培训,提升工作技能。他组织对全市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进行了排查建档,制定了《铜川市农村生活垃圾非正规堆放点整治方案》,逐点位明确了整治计划和整治时限,通过专题会议推进、现场核查等多种形式的跟踪督促,按期完成了所有点位的整治销号工作。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相衔接,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引导本地专家团队投身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统筹协调争取各方面建设资金,投入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治理体系建设,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比例从最初的不足50%提升至90%以上,圆满完成了阶段性的整治工作任务。
紧盯问题抓整改
针对各级督查发现的,以及各类新闻媒体报道反映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问题线索,王超第一时间传达有关区县、乡镇,及时组织涉及单位建立问题线索整改工作台账,逐条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并跟踪督导,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后,他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及时反馈整改结果。
在王超的带领下,科室工作人员先后督办处理问题线索20余条,整改合格率100%,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多年来,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繁重的工作任务,王超沉着应对,勇挑重担,任劳任怨,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部署,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工作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市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新闻推荐
在“针尖”上传承中医“功夫” 2021年10月26日A07版文章字数:1247朗读:
本报记者李阳“郭大夫,我母亲腰椎间盘突出,已经难以下床了,但是家在新区农村,您能否上门看诊……”日前,家住新区赵家...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