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 从7只到7000余只 写在朱鹮重新发现保护40周年之际
朱鹮飞过有机稻田赵纳勋 摄1986年,发现朱鹮第一人刘荫增(中)在姚家沟进行朱鹮研究工作洋县青年路小学自编自演的朱鹮主题皮影戏——《鹮乡好少年》
1981年5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专家刘荫增带领团队历经3年、5万公里的艰辛寻找,终于在洋县八里关姚家沟发现了世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40年来,在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下,朱鹮种群及其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全球朱鹮种群数量已由1981年发现时的7只,增加到现在的7000余只,其中陕西境内5000余只,3000余只在汉中境内。
从孤羽7只到千鸟竞翔
1981年5月,在陕西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的消息引起世界轰动。
“要把这7只‘宝贝’保护好,绝不能让朱鹮在中国灭绝。”在洋县八里关姚家沟半山腰一棵朱鹮巢树下,刘荫增听着其中3只朱鹮雏鸟清脆的叫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7天后,洋县林业局紧急抽调路宝忠、王跃进、陈友平、赵志厚进驻姚家沟,成立“秦岭Ⅰ号朱鹮群体4人保护小组”,协助刘荫增对朱鹮进行抢救性保护。
他们采用最“土”但却最有效的“人随鸟走”保护策略,对朱鹮进行“一对一”监护。“为了不让朱鹮离开视线,我们要在5平方公里范围内,不断爬田埂、蹲巢树、翻山丘,忙起来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路宝忠回忆说。
朱鹮进入繁殖期后,他们在树下以及与鸟巢平行的地方各搭一个值班棚和一个观察棚,24小时寸步不离朱鹮。为了防止蛇、黄鼠狼等朱鹮天敌上树吞吃卵和幼雏,他们在树干上抹黄油、安装刀片架、挂伞形防蛇罩,在树周围撒雄黄……
风餐露宿、与鸟为伴的工作虽艰辛枯燥,但路宝忠和同事们却为朱鹮的种群恢复踏出了稳稳的第一步。1981年至1990年,朱鹮在姚家沟成功繁育10窝,产卵30枚,出壳20只,出飞幼鸟19只。
除了保护恢复,朱鹮繁育研究也同步展开。从野外朱鹮救护,到人工繁育实验;从朱鹮环志标识、种群谱系建立,到野化放飞成功;从核心区域保护,到建立异地种群……中国朱鹮保护拯救工作实现了从“抢救性人工繁育”向“扩大栖息地”和“增大野外种群”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朱鹮种群不断壮大,发动群众、全民参与势在必行。40年来,“朱鹮是国宝,人人都要保”的理念在洋县深入人心。朱鹮所到之处,人们像对待亲友一样无微不至地呵护着。
2020年3月,洋县马畅镇高堡村村民高志明准备为八旬父亲修新房。但就在挖地基时,他和父亲发现地基旁的一棵大树上有一对朱鹮正在筑巢。他们立刻将鸟巢信息报告给朱鹮保护员,并停止修房。
“每年,来自群众报告的朱鹮繁殖、活动地点和病、伤、亡信息1000多条。”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副科长李昌明介绍说。
从7只到5000多只,数字的背后,不仅折射着40年朱鹮的复壮之路,更承载着洋县人民保护朱鹮无私奉献和坚守努力。
40年来,为了护好朱鹮觅食所需的湿地生态系统、夜宿和繁殖所需的森林生态系统,洋县禁止在朱鹮活动区狩猎、砍伐树木、使用农药化肥、开山放炮、开矿,累计取缔关停“散乱污”等企业38家。同时,全面推进“蓝天碧水净土”,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秦巴生态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等工程。
今年已经84岁高龄的刘荫增老人,因为朱鹮和洋县结下了深厚的感情,3年前就在洋县安了家,他把家选在每天都能看到朱鹮的地方。
在融入生活中展现文化魅力
从朱鹮大道到朱鹮广场,从唱朱鹮歌曲到讲朱鹮故事,从道路两旁整齐划一的朱鹮路灯到环岛中央的巨型朱鹮雕塑……如今,走在洋县的大街小巷,时时处处都让人感受着朱鹮文化的气息。
“一袭嫩白,柔若无骨,在稻田里踯躅是优雅的,起飞的动作是优雅的,掠过一畦畦稻田和一座座小丘飞行在天空是优雅的,重新落在田埂或树枝上的动作也是一份优雅……”这是洋县南街小学门口题写的陈忠实先生《拜见朱鹮》中的一段文字。
在洋县,朱鹮情缘的培养都是从娃娃抓起。“用朱鹮命名的校区和教学楼、校服上展翅飞翔的朱鹮、每天课间操同学们齐声朗读《朱鹮赋》、做朱鹮韵律操,无处不在的朱鹮元素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都能感受朱鹮的良好品格和文化魅力。”洋县南街小学校长王彦军介绍说。
在学校的引导下,学生们一面讲好朱鹮故事,一面学习朱鹮品质,成为朱鹮的小代言人,用梦想装点出鸟语花香的世界,从小培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文思想。
如今,洋县中小学将保护朱鹮文化纳入了学校德育工作内容,编写了乡土教材《七只朱鹮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认识朱鹮、喜爱朱鹮、保护朱鹮,总结提炼出了端庄、优雅、友爱、和善、忠诚、坚毅的朱鹮精神品格,将其融入学校育人目标。
朱鹮,不仅是“吉祥鸟”,更是“爱情鸟”。借此美好寓意,洋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幸福爱情与朱鹮精神有机结合,创新开展“鹮乡连理会”,让朱鹮文化、朱鹮精神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今年3月18日,在洋县华阳镇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志愿者们为两位新人送上了一件镶嵌着双飞朱鹮的心形水晶摆件,用朱鹮的忠贞诠释和引导新人践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誓言。
丰富的形式和载体让朱鹮文化得到了更好发掘与传承。俄裔陕西籍女画家晏子,在十二年里创作了600多幅关于朱鹮的画作,用油画这种西方文化鲜明的方式画出东方朱鹮的优雅和魅力,让国内外更多的人了解朱鹮。
对朱鹮一见钟情的王维果,2009年来到了洋县,扎根在这里,十多年如一日,用自己的画笔和镜头,记录最美的朱鹮。绘画艺术能鲜活表现出人类对美丽朱鹮的深爱之情,这是他一直创作朱鹮的动力。“看见朱鹮,就会让人心生善念。”王维果说。
十九岁时的车祸导致高位截瘫的余宝安,是洋县溢水镇岭底村农民。青春受伤的他,原本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朱鹮坚毅的品质将他唤醒,烙画使他找到新生活。在二十年后的今天,他完成了世界上最长的宣纸烙画《百鹮图》。
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热爱朱鹮的人们用他们各自擅长的方式,将朱鹮文化推向世界,用画笔绘出了一条条朱鹮文化长廊。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朱鹮文化,自2014年起,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歌舞剧团等机构共同创作了舞剧《朱鹮》,用朱鹮重生的故事,把人们渴望和平、渴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通过舞蹈的艺术语言,展现在观众面前。舞剧《朱鹮》先后在中美日等国家和香港地区成功演出200多场次,所到之处一票难求,反响强烈。2021年,舞剧《朱鹮》走进央视春晚,更让朱鹮所代表的和谐与和美文化深入人心。
2019年6月26日至30日,以“友好之轮和美世界”为主题的朱鹮文化展于G20大阪峰会期间在日本大阪市立自然史博物馆开幕。朱鹮再一次作为友好使者飞出国门,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朱鹮优雅翩飞,朱鹮文化也必将和朱鹮一样走向世界!
朱鹮保护大事记
◆1981年5月,在秦岭南麓陕西省洋县姚家沟发现了7只野生朱鹮;当月,洋县人民政府发出《关于认真保护世界珍禽朱鹮的紧急通知》。
◆1981年6月,洋县林业局成立“秦岭一号朱鹮群体”保护小组,由朱鹮发现人刘荫增带领4位年轻人进驻姚家沟,拉开了保护朱鹮的序幕。
◆1984年4月27日,在洋县窑坪乡三岔河村发现第二个朱鹮的营巢地,当年成功繁育幼鸟3只。
◆1985年6月,我国与日本环境省签署了《中日共同保护研究朱鹮会议纪要》。同年10月22日,中国1只雄性朱鹮“华华”出借日本,与雌性朱鹮“阿金”配对,借期3年。
◆198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负责陕西省境内朱鹮保护繁育发展工作。
◆1987年5月,首次开始对朱鹮进行环志,当年环志6只幼鸟。
◆1990年5月,当年所救护的4只朱鹮幼鸟开始人工饲养。
◆2001年9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
◆2004年,开始朱鹮人工种群野化研究,当年驯化放飞朱鹮12只。
◆2005年7月,省级朱鹮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命名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洋县“中国朱鹮之乡”称号。
◆2009年,华阳朱鹮野化放飞种源基地建成。
◆2013年7月,由原国家林业局与陕西省政府主办,在铜川市耀州区柳林林场举行了“秦岭以北地区朱鹮野化放飞活动”,放飞朱鹮32只。
◆2016年5月,由陕西省林业厅主办,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承办的“朱鹮保护35周年专家研讨暨培训会”在洋县成功召开。会议期间,成立了国内朱鹮保护联席会议。
◆2021年3月,延安市富县直罗镇杜家砭村附近发现朱鹮活动。这是野生朱鹮种群自1981年在洋县被发现至今,活动踪迹最北的一次。杨轩本报记者陈卫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易轩)5月13日至14日,重庆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一行6人来铜参观考察。考察团一行先后参观了铜川市未来数字出版有...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