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接力,传递城市温度

铜川日报 2021-03-04 06:57 大字

?环卫工人在爱心驿站休息

本报记者 张芳

爱心驿站、母婴关爱室、第三卫生间……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铜川市不断增设爱心设施,一场全方位的爱心行动在铜川市推行,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更让市民感受到了城市功能完善带来的温暖,传递着城市人文关怀的温情和温度。

爱心驿站:家门口的温暖港湾

2月26日,室外小雨淅淅沥沥,温度一降再降,但新区阳光广场的爱心驿站里却是暖意融融。这里,视野开阔敞亮,装修自然清新,沙发柔软,墙角绿植葱葱郁郁,微波炉、饮水机、冰箱、电视机、应急药箱等物品一应俱全,环卫工人们喝着热茶,有说有笑。这里便是户外劳动者城市“美容师”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建筑工人等都可以来的“爱心驿站”。在这里,他们冷可取暖、累可歇脚、渴可喝水、伤可用药、休息期间可以看书上网,被市民称为“家门口的温暖港湾”。

“以前没有爱心驿站的时候,口渴了只能忍着,饿了只能将就着吃自己带的冷饭,中午休息也不方便,只能坐在马路边上,时间一长感觉浑身精疲力尽,不舒服。”如今的爱心驿站,让袁月玲开心地合不拢嘴,“自从有了这个爱心驿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一有空闲就能随时休息,冬暖夏凉,能吃上热乎饭菜,喝上热热的香茶。”现在,像袁月玲一样的环卫人,工作之余到爱心驿站休息聊天,已成为她们的习惯。

除了物质供给,爱心驿站还为户外劳动者们精心准备了“精神食粮”。“冬天天气冷,每天送快递经过这里的时候可以进来吹吹空调,还能给手机充电,有时间还能看书丰富一下自己的精神世界,挺开心的。”面对如此好的环境,快递员陈师傅说。

记者了解到,爱心驿站每天人来人往,为广大的户外劳动者提供了方便。多年来,市总工会坚持按照因地制宜、方便职工、爱心公益原则,根据城市发展布局和户外职工分布需求,科学规划选址布局,合理确定站点数量,采取工会自建、部门联建、社会共建等方式,依托工会自有文化宫(俱乐部)、职工之家、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和城市广场公厕、环卫休息室、便民中心及社会企业、银行、税务、商铺等沿街门店空间,推进“爱心驿站”建设,“工会+爱心单位”提供爱心服务。

“近年来,我们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级‘工会爱心驿站’118个,形成覆盖4个区县和新区主城区及28个重点乡镇、为广大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如厕、饮水、充电、伤病救急、临时休息等便民服务的工会爱心服务网点阵地。”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母婴关爱室:小空间营造大关爱

“这里环境真不错,带孩子来看病再也不用担心没地方喂奶了。有了这个小屋,不用再担心隐私了。平时还有人打扫,有任何需要都可以寻求帮助。”近日,在耀州区人民医院一楼母婴关爱室内,二胎妈妈王女士正在给不到一岁的孩子喂奶。在这间面积并不大的母婴室内,设置有婴儿打理台、消毒柜、休息沙发、电视机等,还设有公共休息区和便民阅读点,儿童读物、玩具及育儿书籍、杂志等,粉红色的色调让人感觉很舒适,也给妈妈们提供一个舒适、温馨、放松的环境。

如今,像这样的母婴关爱室在铜川已不再是“稀有品”,在很多卫生间、银行等公共场所都可以看见。“这个‘母婴关爱室’真好。一家人正逛着呢,宝宝突然哭了,正发愁没有地方给娃换尿不湿,就听公园里的工作人员给我说厕所里就有母婴关爱室,可以给娃喂奶、换尿布,避免了在外的尴尬。”正在书画公园游玩的梁娟女士对“母婴关爱室”赞不绝口。空间私密温馨,功能设施齐全,哺乳不再尴尬。

除此之外,母婴关爱室内还贴心地为妈妈们准备了育儿书籍,让妈妈们在照顾宝宝之余,还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还有配备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管理和维护,时刻确保整洁卫生、有序运行。

这样的母婴关爱室,如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身边。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铜川市共创建各级母婴关爱室50余个,已建省级“母婴关爱室”示范点6个,市级“母婴关爱室”示范点18个,为宝妈们提供便利,也彰显了工会组织的人文情怀和城市品位。

让每一位母亲有尊严、从容地哺乳,这是现代社会应当具备的文明保障,是一座城市温情的体现。“今后,我们还将大力推广‘母婴关爱室建设’,扩大服务范围,定期举办各类活动,让妈妈们充分感受到小空间也有大关爱,使这项品牌更好地服务女性群体。”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

一个个小小的爱心驿站、母婴关爱室,如湾港,如小家,温暖着众多群众的心,也让这座城市充满温情更有温度,更彰显着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

新闻推荐

街头巷尾年味浓 各式灯笼受欢迎

本报记者杨婷灯笼是春节不可缺少的元素,随着元宵节临近,人们走上街头挑挑选选,各式各样的灯笼格外引人注目。大年初六,记者来...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