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带着希望再出发 新一年,倾听百姓心语心愿

铜川日报 2021-02-05 07:45 大字

编者按:随着2021年的到来,开启了乡村振兴新篇章,老百姓又将开始新的忙碌。再出发的时刻,老百姓在关注什么,在期待什么?记者走到田间地头,聆听老百姓的新年愿望,记录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

张军锋:让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主角

张军锋正在果园修枝剪枝 本报记者 李由摄

本报记者 李由

从贫困户到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再到铜川市职业农民协会会长,一路走来,耀州区小丘镇移村村民张军锋靠着勤劳的双手不但摆脱了贫困,而且成功逆袭,成为致富带头人,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为返乡人员、贫困青年、待业人员提供资金、知识等方面的帮助与支持,让他们逐步变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在他的带动下,上千家果农走上了致富路。他说:“我不仅是职业农民,还是一名党员,就更有责任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带动更多人成为职业农民。”

为了使广大职业农民成为真正引领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张军锋带领职业农民协会不断尝试,举办市职业农民大讲堂,向村民讲授职业农民的前景、果树修剪等农业技术知识,利用互联网发展,将产品的营销从线下扩展到了线上,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问题,还经常组织协会会员去果园取经学习。

去年受到疫情影响,职业农民产业发展,尤其是资金、农产品销售陷入困境,张军锋和协会的同事积极联系市邮储银行,共同推出职业农民贷,有效解决了职业农民贷款难、贷款贵、产业发展缺资金的问题。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帮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及早备货源、稳供应,采取电话、微信“下订单”,直接“点对点”把化肥送到田间地头,供春耕所需。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支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勇气、有担当的职业农民加入到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当中,让职业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主角。”对于2021年,张军锋充满期待。

王建宏:种出有机菜 收获新幸福

王建宏正在修剪果树 本报记者 郭颖摄

本报记者 郭颖

冬闲人不闲。近日,王益区王益街道办塬畔村脱贫户王建宏趁着晴好天气,正忙活着给自己的菜园施农家肥。“人勤地不懒,菜要长得旺,地肥是关键,等开春了再把地一翻,接下来就要育苗、种菜了,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原本不善言谈的王建宏说起种菜头头是道。

11岁时,王建宏左胯不慎被砸伤,因家庭条件困难没有及时就医,左腿落下了终身残疾。日子一天天过去,父母相继去世、窑洞被雨水冲塌、身体状况愈差……接连的打击让王建宏逐渐失去了信心,整日郁郁寡欢。直到2015年,扶贫干部来到他的家中,鼓励他种植蔬菜,走上脱贫致富路。

“干部对咱的事很上心,我也就琢磨着不能躺在国家的好政策上睡大觉,种菜要种出个名堂来。”面对国家扶贫政策的扶持和扶贫干部的鼓励,让王建宏心中又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开始在自家的院里种起菜来,后又扩大规模在离家不远的6分地上种满时令蔬菜。

王建宏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精心地打理着菜园,育苗、施肥、浇水……干得有声有色,很多城里人都专程赶到他的菜园来买菜。“我坚持种绿色有机蔬菜,施农家肥,不喷洒农药,虽然产量不高,但蔬菜的品质好,消费者可以放心食用。”王建宏说。

新的一年就要到来,王建宏也提早做好了打算:“开春结合市场行情调整蔬菜品种,再就是打算散养些鸡,还希望利用自己所长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过上好日子。”

乔小兵:经营好便利店 方便更多村民

乔小兵正在整理店内商品 本报记者 郭璇摄

本报记者 郭璇

耀州区小丘镇中原村脱贫户乔小兵是一名职业农民,2015年被识别为贫困户,通过勤奋学习果园管理技术知识,苹果品质和产量逐年提升,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在2019年6月脱了贫。为了改善家庭状况,让日子越过越好,2019年12月,他在小丘镇开办了一家湾湾川便利店,生意风生水起,也为周边村民购物提供了便利。如今,踏实肯干的乔小兵日子越过越红火。

“新的一年到来了,湾湾川便利店营业也满一年了,这一年我收获了很多,感谢亲朋好友和每位顾客的大力支持。从商品的选择到质量的把关,我始终力求服务好每一位顾客朋友,尽力做到让每位顾客满意、放心。”说起新年新愿望,乔小兵满脸憧憬地告诉记者:“近期,店里加入了美团优选和兴盛优选两个平台,经营的商品种类更多了,进一步方便了附近村民,也给店里增加了不少客流量,3公里以内的顾客还可享受免费送货到家服务。2021年,我还会继续努力,把便利店做得更好,早日实现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目标,将便利带给更多村民。”

作为一名职业农民,乔小兵表示,新的一年里,在经营好便利店的同时,他还将继续认真学习先进的农业知识,积极参加相关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果园管理水平。他告诉记者:“通过培训,让我对苹果种植和销售更有信心,后期,我将向着高质量、高品质方向发展苹果种植,带动身边的果农朋友一起致富奔小康。”

张步选:勤劳拼搏 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

张步选正在浇灌花卉 本报记者 张红摄

本报记者 张红

“天气转暖了,这几天主要在棚里浇水,给多肉补充些水分。”2月3日早晨,打扫完村里垃圾台周边的卫生,张步选就匆忙来到村里的集体花卉大棚里干活。

今年47岁的张步选是新区咸丰路街道玉皇阁村的脱贫户,妻子因患有精神残疾没有劳动力,2015年他们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虽然家里的重担全落在他一人身上,但他并没有畏缩,他每天起早贪黑外出打工,再加上扶贫政策的扶持,让他干起了村上的公益性岗位,负责打扫卫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终于在2016年甩掉了贫困帽子。

为了调整村上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填补村集体经济空白,2020年,玉皇阁村集体新建了6座钢结构夯土墙花卉日光大棚,引进陕西蔓花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代管经营,开展大棚花卉种植。通过利益联结,让全村37户脱贫户直接受益,同时还吸纳不少村民在花棚就业务工,张步选早早报了名,和其他人一样,一年下来收入上万元。

“我在花棚啥活儿都干,养花的技术也好学,总之活儿都很轻松,花棚还离家很近,也方便照顾家里,得空还能到园子管理我的1亩樱桃园。”张步选告诉记者,在花棚干活的收入和在外面打工的收入都差不多,家门口更方便,也不影响干农活。

2017年,张步选通过村级扶贫互助协会借款2万元买了一辆抽水茅罐车,在新区周边村子帮人抽粪灌溉农田,一年后,他就还清了贷款。他说,在享受国家好政策的同时自己也要加把劲。

“除了继续好好打扫卫生,管好花棚,还想换辆更大的抽水茅罐车,多挣些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谈到新年愿望,张步选笑着说道。

新闻推荐

耀州区开展职业农民初级资格认定工作

本报讯(何娟莹武玲玲)1月20日笔者了解到,铜川市耀州区近期开展了2020年初级职业农民认定考核,由本人自愿申请,培训机构审核的1...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