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绣小院里的非遗时光

铜川日报 2021-01-20 07:41 大字

?冬日里,络绎不绝的研学团让秦秀小院热闹非凡

本报记者 张梦焕

临近新年,气温一度再降,让人瑟瑟发抖,可位于耀州区沮河社区的秦绣小院里却热闹非凡,来自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摄影专业的23名师生在此开展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研学活动,实践学习非遗秦绣技艺,开启一场关于民间文化艺术的身心之旅。

推门走进小院主人耀州区民间秦绣艺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王丽丽精心打造的细语花开室,瓦当、布艺、秦绣、插花、剪纸……一应俱全,古朴和现代,民俗和时尚在此交融。学生们拿起手中的相机,只听见阵阵“咔嚓咔嚓”的响声,他们迫不及待地用镜头记录下这个隐匿于市井中的一方清雅之地。

王丽丽自幼随母亲,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冯华荣学习刺绣,2009年跟随秦绣艺术大师张漪湲老师专攻秦绣技艺。从艺三十余年,她不仅与西安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教授、研究生共同研究秦绣的创新与发展,还经常与民间刺绣艺人互相沟通学习,秉承传统,锐意创新,研发不断。近十年间,王丽丽已创作完成百余件秦绣作品,获得中省市几十种奖项。其中代表刺绣作品《门神》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银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作品评比优秀奖。整理创新秦绣针法300余种。

多年来的耳濡目染和实践创作,让王丽丽深感责任重大,推广普及秦绣艺术的传承发展成为她人生的坚定信念,“尤其到我快退休的那几年,心里越发着急,秦绣这么好的东西,会做的、做得好的人越来越少,我的精力慢慢不如从前,眼睛也看不清了,就想把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人了解秦绣、喜爱秦绣。”

因为这个心愿,退休后的第二年,2016年,王丽丽便琢磨着为秦绣传承发展做些事情。因父母相继去世,家中的小院空了下来,王丽丽一合计,“不如把院子整理一下,做成艺术工作室。”经过一年的修整、加固、装扮,那个藏匿着儿时记忆的院子蜕变成各类民间艺术聚集、碰撞、生根发芽的地方———秦绣小院。并且免费对秦绣爱好者开放,努力发掘培养秦绣技艺传承人。

“大家仔细看,这就是秦绣(纳纱绣)作品‘藻井’的绣法,单针系列针法、组合系列针法变化微妙,呈现的视觉效果却完全不同……”在小院的说艺厅里,王丽丽正拿着绣架,向西安理工大学前来研学的学生们展示讲解着秦绣“藻井”作品的针法,并和他们一同探讨敦煌“藻井”图案中的艺术魅力。

因心中对秦绣传承的坚定信念和使命,退休后王丽丽仍不遗余力地举办秦绣下基层、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多次开展刺绣艺术讲座、培训辅导、实践活动,先后培训刺绣人员近3000余人次。其中,家住新区的邵珍珠因痴迷秦绣,更是多方打听联系到王丽丽,成为其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目前邵珍珠已经能独立完成秦绣的多种针法和花样,经由其手工制作的秦绣非遗手包售价达到480元一个。

2020年8月,市文化和旅游局印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王益区乡村理事会乡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经验,并启动文化小院建设,2021年年初,经综合评定,市文化和旅游局拟对全市10个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文化小院予以建设资金奖补,完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推动乡村本土文化繁盛,位于耀州区沮河社区的秦绣小院榜上有名。得知消息的王丽丽感慨万千:“不容易呀,这几年的做法终于得到认可了,资金奖补不仅能缓解我经济上的压力,更坚定了我将非遗文化秦绣传承下去的动力。希望有朝一日,咱们陕西的秦绣能够走出去,名扬天下,让更多人见识到秦绣的魅力。”

新闻推荐

耀州区大数据产业园点燃新引擎

铜川就业招聘直播?扫二维码?关注相关报道1月7日,在耀州区大数据产业园的数据平台上,陕西原池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