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朱鹮“保姆”,有苦更有甜
?罗建利为朱鹮备好大餐 陕西日报记者 赵杨博摄
陕西日报记者 赵杨博
沮水河畔柳林村,在此居住的罗建利在黄土地上打拼多年。如今,土地还是那片土地,苍山秀水间,却多了身着迷彩服、背着三脚架与高倍望远镜的人们。
他们,不是摄影爱好者也不是游客,而是一群被称为朱鹮“保姆”的人。
2016年,铜川市耀州区林业局选聘了16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作为朱鹮监测员。59岁的罗建利由此当上了朱鹮的“保姆”。
“今早22只朱鹮来大网笼觅食!”2020年12月22日一大早,在朱鹮监测微信群里,罗建利报告着动态。
每天清晨,罗建利准时到耀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为小家伙们备上“泥鳅鱼+黄粉虫”的豪华早餐。下午2时,他再来喂一顿午饭。“朱鹮怕人,但不怕我,因为喂它们的时间长了嘛。”罗建利笑着说道,“大年初一也得来管理站喂食,总不能把鸟饿着了。”
朱鹮监测员需要进行野外监测、巡护监管,记录朱鹮活动状况。喂朱鹮吃完早餐后,罗建利带上装备,骑摩托车前往自己所在的柳林段片区开始一天的监测工作。
每年3—6月,进入朱鹮繁育期后,罗建利和管理站的其他“保姆”迅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逐一排查记录筑巢情况,对朱鹮巢区进行隔离封控,防止人为干扰;用光滑的塑料纸缠绕树干,防止蛇爬上去吃鸟蛋;在树下搭防护网,防止幼鸟掉下来……可谓操碎了心。
翻阅罗建利的微信朋友圈,基本都是花式炫“娃”照:雪地里觅食的、枝头打闹的、对着夕阳发呆的,无不惹人怜爱。
“你看那边的救护笼,伤势严重的2只朱鹮在里面休养。又高又敞亮的大网笼里有6只朱鹮,我们正观察救治情况,飞翔能力没问题就放飞。”在耀州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罗建利介绍,“现在,村民的护鸟意识强了。我们经常能接到村民报告朱鹮受伤的电话,只要知道了,一定第一时间赶到救治。”
“干这一行有意思,也有意义,我越来越爱干了。以后,我要踏踏实实把‘东方宝石’——鹮保护好,—朱不让它们受到伤害。”罗建利认真地说。
(原载自《陕西日报》2021年1月2日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红卫)近日,记者从市卫健委获悉,耀州区小丘中心卫生院成功创建二级乙等综合医院,成为全市首家、全省唯一晋级为二...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