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金镇:红色旅游+“五个一”书写镇域经济新征程

铜川日报 2020-09-17 07:24 大字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照金镇坚持以开发利用红色资源统领城镇化发展,建设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纪念广场、纪念碑和照金干部教育基地,打造有红色记忆和文化脉络的美丽小镇,吸引干部群众到照金追寻革命遗迹、接受红色教育,形成了符合实际、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红色文化引领照金旅游“红”了起来,同步带动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群众收入,成为了全镇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新的增长点。

结合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旅游发展,照金镇统筹规划推进镇域内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累计新修通村路53.6公里、通组路80.9公里;新建安全饮水工程25处,解决了626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实施了一系列巷道、广场等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结合群众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坚持集中安置与就近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建成圣源安置小区和梨树、五峰安置点,共安置搬迁群众530户1647人。同时,积极落实教育、医疗、养老等扶贫和兜底政策,让老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2015年以来,随着红色教育和红色旅游、休闲农业等多产业融合发展,解决了当地及周边沿线3400余人就业及镇区和周边沿线390余人创业问题,群众收入不断攀升;各地来照金旅游研学人数始终保持20%以上的增幅,累计接待游客192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87亿元。在照金红色商业街区,群众依托红色故事开发出“红军菜”“忆苦饭”等,村民开饭店旅馆、在景区打工,足不出村年人均可以挣到10000多元。

打造“五个一”产业发展体系念好镇域发展“致富经”

照金镇代子村的蔬菜大棚里,今年53岁的贫困户何福全正忙着给豆角除草,见到记者时,他满脸笑容地介绍说:“我在大棚里主要负责除草、喷药等工作,一个月能挣1500元。除此之外,我还在村里的艾草扶贫加工厂上班,干一天能挣80块钱,再加上村里的光伏发电站公益岗位开发,足不出村就可以挣多份钱,过日子根本不用愁。”

何福全工作的蔬菜大棚和艾草扶贫加工厂是照金镇推动深度贫困村“五个一”产业发展的成果。

“贫困乡村之所以贫困,就在于缺钱、缺赚钱的产业,这是核心。”针对贫困现状,照金镇立足区域实际和市场需求,精准抓好产业发展规划,突出抓优产业发展载体,打造了长中短相结合、多产相融、功能互补的“五个一”长效脱贫产业体系。

建设一座光伏电站。照金镇充分利用山区地势高、太阳能丰富的特点,建成19个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实现每个村集体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通过分红、务工等带动群众户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成为群众增收的长期产业、村集体摆脱“空壳”的基础产业。

建设一个规范化种植示范区。针对传统产业效益低、种植方式分散落后的问题,照金镇按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要求,为每个村规划建设一个种植示范区,6个深度贫困村累计栽植鲜干果4300亩、中药材3000亩,建成了500亩连翘产业示范园、500亩油用牡丹产业基地、350亩海棠产业基地,产业覆盖率达到85%以上,脱贫产业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建设一个规模化养殖场。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在6个深度贫困村推广建设规模化养殖场,采取“资产变股金”的模式,以养殖场入股,吸引企业、合作社落户,建成运营奶山羊、肉羊、肉牛、肉兔、藏香猪等7个养殖基地,使贫困群众的收入途径多元可持续化发展。

建设一个标准化设施蔬菜基地。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引进企业、合作社或个人参与大棚蔬菜种植,或者租赁大棚,所得收益带动了贫困户增收脱贫。

建设一座社区工厂。全镇建成社区工厂7家,涉及山核桃工艺品加工、豆腐坊、艾草加工等多个行业,把工厂建在村头、岗位设在门口,增强了贫困群众就业的积极性,累计带动300人次,人均月收入1500元。高尔塬、代子村因地制宜,建成了艾叶加工厂,依托“政府+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构建艾草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产业发展体系,共带动120户贫困户种植艾草3000亩,35户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户均年增收5000元,村集体年增收3万元。

照金镇精准打造的“五个一”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构建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了藏香猪、海棠、艾草中医药产品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主导产业明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为群众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贫困村村集体年均增收5至8万元,累计带动了1500余人次实现就近就业,为贫困群众创收550余万元,户年均增收1600至3700元。

白炜表示,照金镇将依托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在运营好现有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和扶持培育规模大、起点高、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全面带动照金镇域经济高速发展。

新闻推荐

席纽茹:架好困难群众就业的连心桥

席纽茹正在给乡亲们宣讲就业创业扶贫政策本报记者郭颖通讯员路晓荣“既然选择成为一名就业扶贫信息员,我就要全身心地...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