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惠民生 南市区:“夜经济”正成为“热经济”

铜川日报 2020-06-05 07:11 大字

图为耀州区北城国际夜市一角

?扫二维码关注相关报道

本报记者 刘冰剑 武利芳 段欣怡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近两个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在多项政策扶持和激励下,铜川市复工复产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复商复市也让大小商铺重新开门营业,城市逐步恢复着往日的繁华,最具烟火味的“地摊经济”也同这夏日一样一天天火热起来。

“由于运营成本小、灵活多样,地摊经济成为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市场消费,铜川市推出因地制宜划定经营场所、适度放宽店外经营活动等鼓励发展‘地摊经济’六项措施。目前,全市已规划摊群点43处,设立摊位1770余个,带动就业5300余人。”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直属大队队长李红炜对记者说。

民以食为天,舌尖上的美味在“地摊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

璀璨的灯火,爽朗的笑声,“地摊经济”点亮了铜川的夜,夜市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6月3日下午6时,记者来到位于新区阳光中学西门的开元路早晚市便民点。

下课铃响,学生们纷纷走出校门,来到自己熟悉的摊位前,挑选着各色美味小吃,17家小摊点家家生意火爆。

“因为学校离家比较远,我下午经常在校门口吃饭。这里的叔叔阿姨都有健康证,还戴着干净的帽子、手套,每个摊位都有灭火器和垃圾桶,安全卫生,吃起来很放心。”阳光中学初三学生王佳鑫边吃炒面边对记者说。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铜川大樱桃在“学习强国商城”上线

工作人员对樱桃进行分拣、打包、装箱邮寄。本报讯(通讯员王建强张力)5月25日,铜川大樱桃作为扶贫助农产品正式在“学习...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