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住乡愁记忆杨维耀自建民俗博物馆展示老物件
?杨维耀介绍馆藏的老物件 本报记者 张卫婷摄
本报记者 张红
“这是以前织布用的织布机、古法烧制砖瓦的老罐罐窑、古法压榨的老油坊,都还能正常使用,等博物馆开馆后,可以让参观者亲自体验一下过去的土法工艺。”“这些是以前人们熨衣服用的熨斗,你看这三种不小不同的熨斗材质不同,工艺也大相径庭,但这个最小巧的工艺最好,一看都是当时大户人家使用过的。”“你看,这里都是农耕用的老物件,犁、耙、耱、碾、锨、锄等等应有尽有。”……3月24日,记者来到杨维耀自建的耀州区民俗博物馆,看着一件件藏品,听着他的介绍,记者眼前不由浮现出一一幅幅祖辈们生活的画面。
杨维耀是耀州区小丘镇红岩村人,59岁的他,从村子走出去在城市打拼已经几十年,20岁当过工人,在政府部门工作过,30岁搞过养殖,玩过农耕机械,40岁开过商场,50岁开办培训学校。已经成了企业董事长、区上的政协委员的他,即使在城市生活多年,但一直坚持回乡看看,回忆过去的旧时光。在他心里,乡愁是难以割舍的情怀。如今,年近花甲的他经常奔走于各个乡间小道之间,寻找老物件,只为留住这份乡愁。从最初一件两件,到后来的几十件上百件,再到几千件上万件,倾注了他所有的积蓄。
说起自建民俗博物馆的初衷,他语重心长地说:“之所以喜欢这些老物件,是因为它们身上有时代印记。我父辈都是农民,我也是伴着这些农具长大的。看着这些农耕器具感觉很亲切,它们记录了祖辈们生活与劳作的酸甜苦辣。随着收藏量的增多,就想建一个博物馆,让老物件走入公众的视野,焕发新活力,勾起人们的乡愁记忆,也想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过去,让孩子们学习祖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作为一个自办的民俗博物馆,自2018年2月开建,位于耀州区西部红色旅游专线中段小丘镇红岩村,占地面积17385平方米,耗资1945万元,是全市唯一一所民办博物馆。2019年被省文物局确定为第二批社区博物馆。
为了建好民俗博物馆,杨维耀只身一人先后走访文物、旅游、规划部门,了解政策动向、市场行情,拓宽了视野和思路。他跑遍了平遥、凤凰、丽江、阆中古城古镇,西农、庆阳、许昌、武汉等地的农耕博物馆,以及周边百里的民俗古村落。经过几个月的分析研判、反复论证,他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要建一座主要体现关中农耕文化的民俗博物馆。
民俗博物馆分为九大主题。分别是“农耕文化”展厅,主要展示传统的耕种老物件;“非遗”展厅,主要有古法压榨老油坊、民间老艺人移建的砖瓦铺;“为人民服务”展厅,主要展示红色文化;“锦绣前程”厅,主要展示民间刺绣老艺人的作品;“纺染纺秀”展厅,展示传统的织布、纺线技艺;“五谷丰登”长廊,展示工匠的石刻工艺;“车轮滚滚”展厅,主要展示马车、手推车、拉土车、战车等;“镌刻未来”厅,展示一些以木雕和石雕为主的老物件,体现大国工匠精神;“衣食无忧”展厅,展示民间日常生活用品,再现安居乐业的民间生活。这些大大小小的藏品就是关中地区民俗文化及经济发展的缩影。
7年来,杨维耀如蚂蚁搬家般将从周边地区搜罗来的16000件(套)老物件一样样运回家乡。痴迷老物件的他四处打听、寻觅,只要听说哪里有个老物件,他都第一时间去上门询问,从不惧路途遥远。收藏过程中,最让他着迷的鲁班凳。“没有一钉一铆,仅用一块木头板就做成有几种用途的凳子,工艺如此精湛,一下让我着了迷。”杨维耀说,“但凳子主人不愿卖。”最后,杨维耀向对方解释,买这东西不是为了自己倒卖赚钱,只是想把这些老物件收集起来,给现在的年轻人看,让他们了解过去。在他的软磨硬泡下,鲁班凳的主人才答应将凳子卖给他。
回顾7年来的收藏生涯,杨维耀感触良多,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一次大雪中车爆胎,在寒冷的冬季,他和同伴在车上硬捱了两天三夜;有时和同伴跑几天几百公里也一无所获,甚至被人误解为歪门邪道、不务正业;有时候买走的东西又被要回,有时说好的价装上车又要加价……在收藏的过程中,尽管遇到不少阻力,遇到千奇百怪的事和人,被人冷眼相看,有时很委屈,但想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后人展示宝贵的农耕文化,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维耀走过很多古村落,在收藏老物件的路上,也遇到过让他痛心的事。“在收藏过程中,我发现有些雕工很精致的老物件都被人破坏了,包括木雕和石刻,这里面倾注了多少匠人的心血,让人感到非常惋惜。”所以,他一直没有停下收藏的脚步,尽最大努力去收集展示更多的老物件,向现代人展现时光留下的痕迹。
目前,博物馆正在抓紧布展中,预计4月底对外开放。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民俗博物馆的建立能在吸引游客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下一步,杨维耀还想在馆内建农耕文化体验园和采摘园,借助乡村旅游让更多人体验农耕生活。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乐天)3月26日,铜川市政协副主席成登鹏深入耀州区陕西天成乳业有限公司调研。成登鹏一行听取了天成乳业公司设备调...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