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领巾服务站” 童心港湾 给孩子们一个温暖的家

铜川日报 2019-12-20 07:27 大字

本报记者 朱敏

踩着柔软的银色素毯,沐浴着温暖静谧的阳光,冬日里的耀州区庙湾镇柳林村宁静美好……然而这里的“红领巾服务站”里却人声鼎沸,热闹非凡。12月15日,“红领巾服务站”周末课堂如期而至,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一场围绕扶贫政策普及与亲情陪伴的欢乐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温暖与阳光,进一步提升了脱贫攻坚政策知晓率和群众满意度。功课辅导,陪孩子们写作业;普及宪法知识,做宪法手抄报;给孩子们讲生动有趣的故事;陪孩子们下棋、读书……在柳林村“红领巾服务站”儿童服务阵地——童心港湾,和蔼可亲的“童心妈妈”正陪伴在孩子们身边,丰富多彩的活动,事无巨细的关爱,让这里的留守儿童曾经缺乏亲情陪伴的状况得以有效改观,装饰在墙上的卡通画,有茁壮成长的参天大树,有绿色的篱笆,有五彩斑斓的鲜花,崭新的桌椅、书架、各种儿童读物等,童心港湾的每一处设计都那么温馨又有“心”。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留守儿童日益增多,农村大部分的孩子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普遍处于“生活上缺少照应,行为上缺少管教,学习上缺少辅导和亲子关系上亲情疏远”的状态,使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受到了阻碍,为进一步改善这一现状,切实解决农村儿童在家庭教育和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近日,耀州区团委通过动员专业力量和整合有效资源,打造出常态化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阵地——柳林村“红领巾服务站”童心港湾,为农村儿童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关爱服务,该阵地也是全市首家为留守儿童援建的“童心港湾”,通过“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的模式,建立起儿童的监护网络,其一个人即童心妈妈,一个家就是童心港湾,一条纽带就是通过实施童心港湾项目建立起多部门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参与联动机制。“这里可以为孩子们提供学习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可以提供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克服成长上的烦恼;可以定期开展知识讲座、亲子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跳舞、唱歌、绘画、手工等等,促进孩子们健康全面发展。”耀州区团委“红领巾服务站”儿童服务阵地——童心港湾负责人表示。

今年9月,团中央在四川省遂宁市召开共青团“童心港湾”建设工作培训推进会议,决定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四川团省委等地经验做法,宣布在四川、广西、陕西等12个省建设共青团“童心港湾”、选配“童心妈妈”。11月19日至21日,2019年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培训班在成都举办,在这次培训中,来自全国12个省44个县的114位“童心妈妈”齐聚四川,参加专业学习、进行实地参观、熟悉实操技能,为更好地陪伴、照顾留守儿童充电赋能。樊静,作为柳林村“童心港湾”的“童心妈妈”,也参加了这次培训会。樊静说,作为一名“童心妈妈”,她需要了解到村里每一名孩子的详细情况,为此,她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收集资料等,及时掌握村上留守儿童的最新情况,并进行实时的动态更新。“柳林村外出打工、单亲家庭较多,孩子们多由爷爷奶奶陪伴,童心港湾正式开放以后,童心妈妈将按照‘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要求,为孩子们开展课后辅导、心理疏导、感恩教育、情感关爱、安全教育等,并结合儿童成长特点,坚持每月或在节假日期间开展一次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定期开展深度家访和校访活动,全面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状况。”樊静表示。通过一段时间的活动开展,孩子们变得比从前更加开朗活泼了。“刚开始,孩子们来到这里时还比较害羞胆怯,通过一段时间的相处,我现在就像他们的‘知心姐姐’一样,每周六、周末,我早上9点钟开门时,孩子们8点多就早早地站在门口等我,结束以后还帮我收拾整理,跟我聊天谈心,迟迟不愿意离开,我们还会经常性地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通过视频聊天等途径,为孩子、家长搭建起一个沟通的平台,现在,孩子们有什么烦心事、心里话也都愿意跟我分享,我心里特别高兴和感动。”樊静说道。

耀州区团委通过加强资源整合和着力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大力拓展社会化动员渠道,以“童心港湾”定期主题活动和日常活动为实施载体,畅通社会资源投入关爱项目的渠道,积极联合公益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大力开展了红领巾小心愿圆梦行动、红领巾动感假日活动、大学生“三下乡”“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大手拉小手”等关爱行动,并组织志愿者和公益组织等专业工作力量开展了一系列儿童结对工作,进一步促进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新闻推荐

职责扛双肩 俯首干事业 记“中国好人”贾乾生

本报记者朱红卫徐国玺刘鑫从气象观测场孤零零的山头到深度贫困村的田间地头,耀州区气象局副局长、照金镇杨山村第一书记、...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