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养孔雀 大山里种下美丽脱贫梦

铜川日报 2019-08-15 07:57 大字

?张艳和她的孔雀

通讯员 李静 寇会云

早就听说关庄镇的大山深处有人养孔雀,不仅养殖规模大,存栏孔雀上千只,而且利用捡到的羽毛再生资源制作的孔雀羽毛耳坠、羽毛扇和羽毛工艺品美轮美奂,揣着几分神秘,笔者慕名来到了位于耀州区关庄镇中吕村的梅家岭。

漂泊在异乡,积累创业的经验和实力

这个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叫张艳,从小就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由于家境贫寒,读完高中她就进入社会工作。21岁开始用两千元起步打拼,1998年3月她在儿子9个月时只身一人去去南方打工,并且一待就是18年。期间做过服务员、服装公司经理、餐饮店老板等等,人生阅历丰富。

常年漂泊在外,转眼间,张艳四十岁了,都说四十不惑,张艳却感到深深的困惑,她对家乡的思念越来越深,2015年8月,张艳转让了在广东经营的年收入三四十万的饭店回到家乡,没有压力的日子过了没多久,张艳就开始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于是她就说服丈夫去考察。

机缘恰巧,蓝孔雀养殖拓开创业路

也许是天意,考察路上碰上了连阴雨,大部分时间他们只能待在房间看看电视上上网。就在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农业频道播放江西一家孔雀养殖户,人家不仅孔雀养得挺多,还开了以孔雀为主题的农家乐,国家林业厅也鼓励农民大力饲养蓝孔雀,因为蓝孔雀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观赏,更重要的是孔雀肉具有解百毒的作用,味道鲜美、营养配比比较合理、胆固醇低、含钙高是上等的野味,在古代只有帝王相官才能享用。孔雀羽毛制作漂亮的工艺品,孔雀标本也是相当高端的展示品。张艳当即决定:养孔雀!挖掘孔雀的营养价值,让普通老百姓也能吃到这么有营养的野味。她的想法正合了丈夫不愿意再做起早贪黑的餐饮业的意愿。

回到家里,张艳上网查有关孔雀的资料,仔细的研究了孔雀养殖的可行性以及前景。又和丈夫一起去了河南、江西、安徽等地实地考察和学习。

艰难的起步,大山深处种下美丽脱贫梦

学习回来后,他们开始着手选址。张艳明白孔雀的生活习性喜静,不能吵,而且很多水电路三通的地方车辆经过的多,周围也很容易有养殖户而发生交叉感染。最终她选择了耀州区关庄镇中吕村的梅家岭,这里是一处三面环沟只有一条长满杂草的窄小土路可以进去的荒山野岭,水电路三不通,距离最近的中吕村还有近3公里的土路。

2016年,在完成了除荒、推路、拉电、修水池等前期准备后,养殖场地具备了初级规模,2017新年刚过,张艳注册了铜川艳翔蓝孔雀养殖有限公司,引进了一百多只优良种孔雀,4月份孔雀开始产蛋了,经过朋友的推荐她买了一台可以容纳756枚孔雀蛋的智能孵化机,没有经验的她以为调节好湿度就等出苗,可是等到出苗时竟然一个苗都没有出来,她赶快打电话求救同行,查阅资料,得知孔雀蛋是半野生蛋,人工孵化具有一定难度,随后,她就每天守在孵化机旁,每隔两小时记录温度湿度和出壳情况,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2018年8月份时自己孵化以及引进孔雀苗存栏达到近千只,养殖进入平稳期。

脱贫攻坚,她带领贫困户奔跑在美丽致富路上

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张艳看到周围很多贫困户长年住在农村,经营意识欠缺,致富能力较弱,于是,她主动联系政府,以贫困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她来养殖,所有的风险她来承担,年底分红,随后,她争取到了周围85户贫困户的产业资金,新搭建孔雀养殖圈舍30间,孔雀蛋和孔雀一直处于不够销售的状态,再加上羽毛耳坠,羽毛扇,羽毛工艺品等,2018年总销售额达到了近20万,保证了贫困户的年底红利,2019年她雇佣贫困人员2名,发给高工资,教他们学习孔雀养殖技术。

大山深处,寂寞坚守。2018年,张艳获得耀州区妇联颁发的“最美女企业家”称号,2019年3月基地获得市妇联、市扶贫局的“巾帼脱贫示范基地”荣誉。先后参加了铜川市扶贫产品交易会,第25届杨凌农高会等,公司注册的“艳翔”牌孔雀蛋还在杨凌农高会上获得了后稷奖。张艳的心里有一个美丽的梦:建设铜川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蓝孔雀养殖基地以及孔雀旅游观光基地,把孔雀事业做大做强,让更多的群众奔跑在这条美丽致富路上。

新闻推荐

铜川市1镇3村1街区入选全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

本报讯(记者张芳)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陕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评选办法(试行)》和《陕西省历史文化街区认...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