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兆义变化真是大,短短三年 摘掉“贫困帽” 又上“好人榜”

铜川日报 2019-07-17 07:40 大字

?孙兆义(左)指导养子孙超给苹果地除草

本报记者 程红兰

“你要好好跟我学干活呢,学下都是你的,身怀一技之长,走遍天下都不怕!”。7月11日中午,耀州区小丘镇原党村村民孙兆义一边给苹果地除草,一边对身边的养子孙超语重心长地说道。

今年54岁的孙兆义,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从2015年到2018年,短短三年间,他不但摘掉“贫困帽”,还光荣登上“铜川好人”榜,这一系列变化,还得从一场爱心救助说起。

2015年,患有精神疾病的孙超由于无父无母,没人管教和照顾,病情日趋严重,生活无法自理,整天在村里四处乱跑。“每次在村里碰见这娃,我就觉得非常可怜,他穿得破破烂烂的,到处流浪,经常饱一顿饥一顿。”孙兆义说,因为孙超的病随时可能发作,村里人都不敢靠近他,但是再不及时拉这娃一把,他可能就没命了,因此孙兆义决定“冒险”一回。

孙兆义将他想收留孙超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起初不同意,原因是家里的日子本就过得恓惶,困难人帮助困难人无异于雪上加霜。孙兆义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边身体萎缩,妻子一只眼睛失明,收入渠道仅靠种点地,还要给患心脏病多年的父亲看病、供儿子念大学,经济方面经常入不敷出。

但是孙兆义最终还是说服了天性善良的妻子,夫妻俩决定就算生活再困难,也要给孙超一个温暖的家。实施救助的第一步就是要尽快稳定孙超的病情,孙兆义首先把孙超送往西安精神病院进行治疗,等他病情好转后将他接回村子。

孙超父母去世后,唯一给他留下了三间年久失修的老房子,由于长期没人打理,根本住不成人。孙兆义给孙超家接电、买灶具、修门窗,让原本脏乱差的屋子整洁如新。同时又教孙超做饭、洗碗、洗衣、打扫卫生等生活基本技能。

孙兆义家距离孙超家有2里多路,孙兆义几乎每天都要骑着电动车去看望一次孙超,给他送生活必需品,督促他按时吃药,帮助他打扫房前屋后。路程虽然不远,但是一天一个来回,对于本身就有脚疾的孙兆义来说很艰难。每年农闲时候,孙兆义还要用电动车载着他去医院看病。4年间,2里乡间小路上洒满了人间真情,孙兆义老两口经常给村里乡亲们说,“孙超现在就是我们自己的娃,有生之年,有我们吃的一口,就不会让娃饿着!”

起初孙超对孙兆义夫妻俩充满戒备,但是看到他们像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呵护、照顾自己,他放下了敌意,亲切地叫他们“爸爸、妈妈”,把孙兆义家当成自己家,每天来洗漱、吃饭。

2016年,脱贫攻坚的春风吹进了孙兆义家,给全家人带来了脱贫致富的新希望。被认定为贫困户后,孙兆义在各级党委、政府帮助下,走上了种养殖产业结合发展的道路。2017年,孙兆义脱贫退出,并将家里危房改造成了新房。现在他家有7亩苹果、10亩花椒,还养了7头肉牛,一年下来收入六七万元,孙兆义还成了村上有名的种养殖能手。“人勤日子旺”,勤劳的孙兆义夫妇将困难熬了过去,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现在孙超的病情已基本稳定,原来不愿与人交流的他,如今变得开朗、自信起来,主动跟人打招呼,参加村里红白喜事。在孙兆义的耐心教育下,孙超学会了干一些简单的农活儿,成为了他发展产业的好帮手。

“现在脱贫了,我不想再给政府添负担,以后要更努力把日子往好哩过,多挣钱给超娃看病,让他早日好起来。”孙兆义朴实地说。

2018年,孙兆义登上了“铜川好人”榜单,在“八星励志”扶贫扶志活动中,被授予五星。“孙兆义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养殖肉牛,栽植苹果、花椒脱贫致富,并能发扬大爱收留非亲非故的孙超,他给全村人树起了学习的榜样,现在村民们见了他都纷纷树起大拇指,称赞他是铜川大好人!”原党村村委会主任孙长清说。

新闻推荐

杨长亚在耀州区石柱镇调研产业扶贫工作时强调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 走有市场有技术有特色的产业扶贫之路

本报讯7月16日,市委书记杨长亚到耀州区石柱镇调研产业扶贫工作。他强调,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培育壮...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