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战利:做大苹果产业 带领群众致富

铜川日报 2019-02-18 07:36 大字

今年44岁的任战利,是耀州区关庄镇柏树塬村柳林果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他带领群众实施苹果标准化生产,推广果树四大优果技术,宣传果实套袋、覆膜返光、物理防治等果园实用技术,为该区苹果产业化的发展提高起到了推进作用。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任战利由于家庭贫困,16岁的他不甘贫穷,先后到砖厂、建筑工地、白灰窑、水泥厂打工,还下过几个月煤矿,一边打工一边苦苦寻觅致富门路。

“学校出来后一直是打工,苦力活都干遍了,想着咋样能致富。到1992年的时候,咱省上招一批专门培训农业技术人才,当时我村上人都不愿意去,我认为这是一次机会,有一技之长肯定致富快,我就报了名。”任战利说。

通过在省果树研究所一年多的学习,任战利掌握了苹果、桃、梨的栽培管理技术,他勤奋好学,被评为优秀学员。1994年,任战利从杨凌引进新品种桃木,其中包括油桃和毛桃中的砂红、秦王桃等。

当时群众大部分都没见过油桃,感到很好奇,许多人都是栽几棵树,自己吃,看看到底好不好。任战利就联系了6家人,栽植了20亩油桃,大家不愿意大面积发展,任战利就走家串户做思想工作。试种的20多亩油桃,三年后开始挂果,每斤5元的价格,使栽植户大赚了一笔。油桃的栽培成功,让任战利信心满满。随后他又引进中熟的嘎啦、晚熟的富士等品种。当任战利把果苗拉回村时,农户觉得他年轻不太靠谱,原本预定好的群众不愿意购买,四万多元苗木款,让他陷入困境。母亲知道后将家里维持经济来源的3头母牛卖掉,偿还苗木款,渡过难关。

苹果栽植后的第四年喜获丰收,让任战利得到了群众的信任,让他代买果苗的人越来越多,使他对于苹果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

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壮大,规模效益日趋显现,果品流通行业日趋红火。任战利冷静思考,总结经验教训,2008年12月任战利创建了柳林果品专业合作社。随着果园面积的不断增加,合作社在果品销售的同时,加大了对苹果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农资服务和资金扶持。

关庄镇柳林果品合作社技术员汪延斌说:“通过这几年我们的培训,果品质量年年提高,最早的时候给果农义务修剪,都不愿意。现在,早早都开始排队,都想早剪。”

2016年,合作社为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政策,吸纳柏树塬村及周边117户贫困群众,每户年终分红1500元,共分红17.55万元,2017、2018年帮扶贫困户143户。宋会营也是其中一户,前些年父母因患有慢性病导致家庭贫困,自己没有技术,而且还欠外债较多,只能农闲时给人打零工。合作社包扶他后,积极为他制定措施,帮助他栽植苹果幼苗13亩,通过快慢结合,在技术上指导、资金上帮扶让他短短两年就脱了贫。

“合作社给我们既是经济上的分红又是技术上的指导。今年通过合作社精品果子卖了6000斤,每斤6块钱。普果就是3块5到4块钱,总共也卖了不少钱,去年顺利脱贫了,我感觉任社长对我村贫困户帮助是特别特别大。”关庄镇柏树塬村贫困户宋会营说。

通过不断发展,合作社目前有收购大棚800平方米,农资超市200平方米,农贸市场总面积2600平方米,建成100吨冷库一座。建成电子商务室40平方米,培训室100平方米。注册了“硕耀”牌商标,2015年底申请了绿色认证。2018年11月合作社“硕耀”牌红富士苹果荣获第二十五届中国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

讲到以后,任战利说:“就是希望社员把苹果越管越好,要叫他们知道好果卖好钱,只有增加商品意识,多施有机肥,提高意识,主动提高果品质量,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同时群众的钱袋子也鼓起来,我就满意了。”(通讯员 任敏 刘卫峰)

新闻推荐

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

2月12日,正值春节收假第二天,室外天气虽然寒冷,但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的大棚内却暖意浓浓,一场果蔬技术管理的培训正在火热地...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