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十年,出行越来越便捷”

铜川日报 2019-01-18 07:36 大字

“早上在西安喝胡辣汤、吃肉夹馍,中午到成都涮火锅,晚上又回西安吃羊肉串。”这样的生活如果放到40年前,想都不敢想,但现在,西成高铁的开通让40年前不敢做的“梦”成为现实。纵观改革开放40年,交通工具的变化天翻地覆,距离不再是困扰人们出行的问题,更多的出行选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对此,党雪一家有很深刻的感受。

“我从小到大没坐过火车,在西安上大学的时候也是坐大巴,有一次突然很想感受一下坐火车是什么滋味。爸爸笑着对我说,火车特别慢,从铜川到西安摇摇晃晃、慢慢悠悠要走3个小时呢。”1995年出生的党雪说。

党雪不知道,40年前,在人力车和畜力车为主导的时代,人们出行的速度更加缓慢。党雪的家族世代生活在耀州区董家河镇党家河村,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已过花甲的党雪的大伯党军战说:“40年前,人们生活贫苦,为了节省一两毛钱,出门从不坐车,都是步行。以前我们去川口煤矿拉煤,大清早起床,三个人拉着架子车到煤矿,不敢歇息就装煤,装完煤再拉着架子车回来,加上路面坑坑洼洼,回到家天就黑了。你看,拉一次煤要花一天时间,哪像现在一个电话煤就送到家里了。”以前家里种有柿子,党军战就会拉着架子车把柿子贩卖到周边三原、咸阳等地。秋雨季节,经常会冒雨前行。有时候遇到陡坡,架子车一个人拉不上去,同行的几个人就会共同推一辆车,一辆车推上坡又回来推第二辆,来回跑几趟才能把所有的车子拉上坡。党军战说这话的时候轻描淡写,但可以想象出在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时代里,那种日子很不好过。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这是煤城铜川最风光的年代,火车绝对是最快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几条火车道形成一张大网,让各地联系更加紧密起来。“当时火车客运特别发达,我们村附近就有一个火车站,逢年过节去耀县置办年货、去老区赶个集很多人都会选择坐火车。”党军战说。“有了火车以后,远在外地的亲戚也可以经常来往。”后来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换代,速度慢的火车因为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没落了,人们的出行有了其他的选择。

80年代出现了自行车大潮。1980年,党雪的爸爸党备战刚参加工作,得到了他自己人生中的第一辆自行车———“红旗”牌自行车,每天上下班都可以看见壮观的自行车“大潮”。党备战说:“那时候‘红旗’‘永久’牌的自行车是比较结实耐用的,换粮的时候用来驮粮很方便,家里换粮的活儿都是我的。”

到了90年代,自行车的速度跟不上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摩托车因具备自行车轻捷与小轿车速度快的双重优势,在普通市民中非常受欢迎,买不起轿车的人会退而求其次买一辆摩托车。那时80后的小青年都希望自己能有一辆摩托车,党雪的哥哥党江波也不例外。“1996,摩托车已经很流行了,村里很多人家里都有摩托车,那时候‘幸福’‘宗申’等牌子居多,城市家庭好点的有日产的‘雅马哈’‘铃木’等。”党江波说。

近几年,人们出行更加方便了,私家车基本普及,出租车、滴滴专车呼之即来。小轿车的普及,让人们的出行更加自由,天气对出行的影响变得非常小,说走就走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去年夏天,党雪一家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小轿车,党备战不禁感慨:“这40年,出行越来越便捷,变化真的太大了!”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选择多种多样,飞机、高铁、地铁、私家车,想选什么选什么,人们出行有了更多的自由。交通工具的变革,带动经济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国家一步步走向富强的缩影。(本报记者 吴洋凯 见习记者 党江妮)

新闻推荐

邻德社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活动

本报讯(记者李由)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增进辖区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近日,耀州区永...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