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沉身做调研 建言献策天地宽 记中国好人、铜川市政协常委王栓兴
谈起“老王”王栓兴,人人都道不简单,政协履职十三载,建言献策“几箩筐”。在熟悉的人眼中,他点子稠、主意多,正直、敢言、水平高,是一个敢向政府建真言、一心一意为百姓鼓与呼的硬人、嘹人。
1958年出生的王栓兴现就职于铜川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是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除此之外,他还是民革铜川市委会原副主委,陕西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北京新世纪认证陕西中心水泥专家,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检测资源平台专家,陕西省政府采购中心特邀专家,陕西省质量奖评审专家以及政协铜川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曾先后荣获“民革全国宣传思想理论工作先进个人”“铜川市优秀政协委员”、“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
敢于建言献良策
王栓兴常说,“作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就必须用好话语权,敢讲话、讲真话。坚持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搞调研,为政府科学决策、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他始终把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日常思考和调研的主攻方向。围绕铜川陶瓷产业发展,他深入思考,站在战略高度,撰写了《关于对铜川耀州瓷产品进行地域保护的提案》,引起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列支专款用于“耀州瓷产品地理标志”申办工作。为使“宜君核桃”“宜君玉米”这些具有铜川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免受不法侵害,有效保护当地产品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他先后提出《尽快申报“宜君核桃”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建议》和《关于建议宜君玉米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提案,得到了宜君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安排专人、列支专款支持此项工作。2013年、2015年,“宜君核桃”和“宜君玉米”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分别通过国家和农业部认证,提高了两种产品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推动了宜君向陕西核桃强县、玉米种植大县的快速迈进。2014和2017年两次提出《关于耀州区花椒申报地理标志建议》,促成“耀州花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过农业部认证。
发挥特长,利用岗位优势推动政协履职。他长期在质检部门工作,拥有丰富的产品保护意识和独到的眼光。2008年,他结合铜川水泥产业发展实际,提出《在铜川设立国家水泥质检中心(陕西)的建议》,获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写进《市政府工作报告》,下拨专项经费支持前期调研;他还撰写了《关于奖励获“国家质量免检”、省级名牌企业,激励全市企业提高质量水平的建议》,争取政府专款对铜川的12个陕西省名牌产品和市级优质产品进行表彰奖励,为打造铜川品牌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全市重点工作,他时常奔波在一线。在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期间,他带领调研组严格对照《陕西省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测评操作手册》八个方面规定指标,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摸底,提出了符合铜川实际、操作性强的建议,尤其是“引入市民考核考评机制、实行工作消号制度,组建由两代表一委员、老干部、老党员、机关干部、社会知名人士等组成铜川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考评组”的建议针对性强,得到市创文办采纳,为铜川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发挥了积极作用。2013年,结合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他进行深入调研,针对存在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十个方面建议,在市政协十三届三次全委会议上直言不讳,向一些部门直接反映和提问,赢得了阵阵掌声。
情系百姓解民忧
王栓兴认为,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倾听群众呼声,贵在态度真诚,身入更要心入,做到虚心、真心、耐心。要对人民群众怀抱一腔真情,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办群众所需,坚持不懈做好事。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提案最少的一年也有7件,涉及政策、民生、城市建设、公共卫生等各个方面。大到“设立市长质量奖”“加快铜川市民营医院监管”“支持老年公寓快速发展”“建设综合性大市场”等提案,小到加强蒸馍、油条、豆浆监管,给老年活动场所建公厕等建议。
2009年,铜川市部分地区出现居民饮用水资源紧张问题,他利用一周时间,带领民革铜川市委会党员中的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往返100余公里,沿水源流域徒步开展调研,一直追溯到饮用水源的主源———咸阳市旬邑县境内的马栏河。经调查发现,水源流域跨度大、距离长,沿途村庄、企业遍布,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就此情况形成的调研报告,促成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了针对性保护工作,确保了居民饮用水安全。正阳路立交是铜川新区的入口,垂直高度达30米,原有护栏仅0.7米多高,很容易翻越,成为不安全事故的多发地,2010年前后“六连跳”的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一些热心群众为此找他反映问题,他先后3次到现场调研,撰写了《关于给正阳路立交桥增加防护围栏的建议》。市住建部门高度重视,立即筹资60万元,对原有护栏进行了加高加固,有效遏止了恶性事故的重复发生。2010年,从民众反映和社会调查得知,一些低收入群众无力支付数字电视收视费,导致听不到党和政府的声音。为此,他提出提案,先后5次与相关单位进行协商、沟通,推动问题解决,最终开通四套免费节目供居民观看,受到了群众一致赞扬。
2015年9月28日王栓兴在微博上发文:“铜川新区到老区二十三公里高速路收费二十元合理吗?建议希望交通等有关部门能够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认真听取铜川人民的呼声,依法加大对高速公路运营单位的监管力度,坚决纠正不合理的收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华商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先后报道了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委、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高度重视,各级领导多次督促过问,要求加快办理工作进度。投诉近七年,解决八十天。2015年12月18日,包茂高速公路铜川新区匝道收费站建成投用,新区到川口高速恢复10元通行费。
履职路上不停步
“一日政协委员,终身政协人”,王栓兴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自2006年当选市政协委员,13年间,他撰写个人提案150余件;组织民革党员调研、撰写集体提案40余件;撰写调研报告56份(其中市级刊物发表31份,中省级刊发25份);参加各类调研、视察、检查等活动170次,提出各类建议、意见340余条。通过提案,共为市政府财政增收三个多亿;为提案的办理,市财政共出资一个多亿。全国政协《人民政协报》、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都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2015年5月,中共铜川市委统战部号召全市学习王栓兴同志议政建言促发展的精神。使统战成员在“为党委建真言、为政府献良策、为改善民生鼓与呼”的议政建言工作上学有标杆,干有榜样。
获得这些成绩和荣誉,没有让王栓兴“漂”起来、“傲”起来。他更是以此为动力,依旧活跃在统一战线的最前沿,四处奔波搞调研,为政府献良策,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社情民意信息为群众鼓与呼,始终以实际行动履行着政协委员的使命,为“四个铜川”建设贡献智慧,为铜川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孜孜不倦地奋斗着!(本报记者 刘西艳 田甜)
新闻推荐
很荣幸能获得铜川优秀新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借此机会,首先感谢多年来关心支持帮助我的各位领导和老师,并向大家汇报自己采访...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