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大地的丰收 记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冯艳莉

陕西日报 2018-11-02 06:46 大字

本报记者李艳

麦田里有种草,叫“看麦娘”。它如同母亲一样,执着地陪伴着生长中的麦子。今年48岁的铜川市种子管理站站长冯艳莉说,这个名字很适合自己。从1991年大学毕业来到铜川,她已与小麦“相守相伴”走过了27年。

10月23日,记者见到冯艳莉时,她非常兴奋,因为凝结着她和铜川育种人心血的“铜麦6号”已进入国家审定程序。

“在国家黄淮冬麦区的3年33个试验点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我们的‘铜麦6号’过五关斩六将,各项指标都达到了审定标准,顺利进入审定程序!”说起“铜麦6号”,她就像讲起自己的孩子,特别自豪。

27年来,从“铜麦1号”到“铜麦6号”,冯艳莉参与了所有铜麦系列品种的育种和推广工作。看着一代代旱地小麦新品种诞生,看着百姓脸上洋溢着喜悦,她的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挑战自我不退缩

“育种,是农业皇冠上的宝石。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造福全人类。”1990年冯艳莉来铜川市印台区实习时,区农技中心育种专家王长春的这句话,深深印在她的脑海里。也是因为这句话,冯艳莉大学毕业后,毅然从陕北来到铜川,当上了王长春的助手。

育种是一项强体力和脑力结合的工作。第一年的育种杂交工作,就给冯艳莉上了难忘的一课。

为了培育新品种,每年五六月,育种人员需要在半个指甲盖大小的小麦花中,将3个雄蕊去掉,留下唯一的雌蕊,然后再将欲杂交品系的雄蕊花粉收集起来,授在母本的雌蕊柱头上。一个麦穗有五六十朵花,每年要做成百上千个组合,而且必须要在3—6天的花期里完成这些操作。所以,育种人员的工作异常繁重。因为只有太阳最强烈的9—12时和14—17时才是小麦的集中扬花期,所以,他们往往要在烈日的炙烤下,一蹲几个小时。

第一年麦收时,别说干活儿,光是站在田里,冯艳莉就感觉眼前阵阵发晕,汗水浸透了衣服,脸被晒得火辣辣地疼。为防中暑,她还要把藿香正气水当饮料喝。

是回到办公室做一份轻松的工作,还是天天在地里晒着,像农民一样辛苦劳作?

不服输的冯艳莉选择了后者,“我要坚持下去,做好王老师的助手,选育出适合铜川的旱地小麦品种!”

甘守寂寞攀高峰

2010年同学聚会,当大家说起多年来的经历时,冯艳莉觉得自己真没什么可说。因为,她每年都是一样的秋种夏收。循环往复,年年如此。

育种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这条路上行走,要守得住寂寞、耐得住孤独。

从事小麦育种工作的日子里,冯艳莉几乎没有好好过过节假日。每年“五一”假期还没结束,她就开始小麦杂交授粉工作。“十一”假期,她还要完成小麦播种计划。中秋节本该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可恰巧也是播种的最关键时期。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冯艳莉带领课题组人员冒着小雨在田间播种。中午吃饭的时候,她在电话里听到了孩子的声音:“妈妈,今天都吃月饼,你却还在地里。让我用泥巴做个月饼送给妈妈吧!”电话这头,她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冯艳莉说:“有时,真的很想结束这清苦寂寞的生活。但是,在与小麦的‘相守相伴’中,又觉得自己已离不开那些寄托着无限希望的麦粒。”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冯艳莉所在的课题组成功选育出了铜麦1—6号系列新品种,填补了铜川自选农作物的空白。同时,冯艳莉还参与了旱地小麦雄性不育系遗传研究等省级重大科研课题,撰写论文和科普文章38篇。

农民增收是目标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今年6月,冯艳莉被调到铜川市种子管理站任站长,她将新的课题锁定在了中药材“耀芩”品种的筛选改良上。

“从小麦到中药材,这跨度也太大了吧!”冯艳莉这把火烧得让站里的同志有些不理解。

原来,在2016年任耀州区副区长后,冯艳莉发现,尽管耀州区的“耀芩”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但是“耀芩”的种源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为此,她决心从改良野生种质资源做起。通过一系列品种比较试验和改良,冯艳莉终于筛选出种苗基因纯正、遗传性状优良、药用价值高的“耀芩”良种。

据冯艳莉介绍,这次课题计划中,不光要培育出“耀芩”良种,还要通过一系列试验,最终形成“耀芩”的栽培标准和生产规范,让药王故里的“耀芩”真正在全国叫得响、拿得出。

“只有把老百姓的需求和利益放在首位,并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这个目标去奋斗,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冯艳莉说。

陕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全省粮食生产管理先进个人……对于冯艳莉来说,一连串的荣誉已成过去。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农民的微笑,她,又在田地里开始了新的跋涉。

新闻推荐

这炕不烧柴 灌水插电暖一天 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率先推广土炕改造,水暖炕电暖炕环保节能受欢迎

华商报铜川讯(记者袁小锋)“千百年来,这里冬天都是睡火炕,这习惯改不了。现在用这水暖炕,不烧柴,灌上一瓶水,插上电,暖和一天,温度...

耀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耀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