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倌王家仁: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

铜川日报 2018-11-01 07:36 大字

?王家仁正在喂猪

“你看我这些猪,跑得多欢实。”眼前,一位60多岁的老人正在农院赶着十几头猪。

64岁的王家仁是耀州区柳林村的村民,妻子体弱多病,曾经全家靠着他一人打零工维持生计,住在70年代的土墙瓦房。王家仁一心想把日子过好,种田,打零工,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他也想发展产业,但缺资金、缺项目让想法止步不前。

2015年,王家仁被确定为贫困户。王家仁脑子里并不是想着,等待政府救济过日子,他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我享受了移民搬迁政策,建房75平米,还加入了合作社年分红最低800元。”王家仁感激地说。

今年3月,帮扶干部来到王家仁家中,为他指点迷津。“在帮扶干部的点拨下,我认识到贫困的根源,发展产业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王家仁说干就干,依靠养猪的技能,决定建设养殖场。

王家仁的养殖场依山而建,总面积100亩,猪舍300平方米。每天天蒙蒙亮,王家仁就起床给猪割草,精心喂养着猪崽,一忙就忙到晚上八九点。

提起养猪,他浑身充满精气神。“感谢政府给我的无息贷款,我要把猪养好,采用猪舍养殖和散养相结合,养成生态猪,肉质更好。”王家仁边说边给猪喂饲料。

贫困户王家仁当起了猪倌。这事被乡亲们得知,都纷纷来向他取经学习,他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养猪诀窍。在王家仁的带动下,很多乡亲也开始了养猪。“是党的好政策给了我脱贫的动力,我也要尽我所能帮助还没有脱贫的乡亲,让他们也能依靠自己过上好日子。”王家仁说。

养了猪后,王家仁又有了新的思路:发展循环、生态农业。依靠猪粪建立沼气池,发展大棚蔬菜,猪粪变沼气,沼气能供暖,沼气渣可以做蔬菜肥料。

“耀州区的八星励志给我增添了内生动力,我已经拿到了6颗星,今年年底我要争取把剩下的两颗星拿上。”王家仁信心满满。

发展养猪、大棚菜、竭尽所能帮助其他贫困户,王家仁一步一个脚印,实施着自己的既定目标。(本报记者 郭颖 见习记者 刘宁)

新闻推荐

让留守儿童在寓教于乐中增长知识 中国南北极科考队成员和志愿者来到小丘镇开展教育扶贫活动

本报讯(记者司文)10月26日上午,应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邀请,中国南北极科考队汪海浪和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谢军...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