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的花儿格外红

铜川日报 2018-03-08 09:41 大字

编者按:有的人憧憬着成为都市里踩着高跟鞋的女白领,有的人憧憬着成为三尺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女教师,有的人憧憬着成为说走就走、不问归期的自由职业者,而有的人却选择扎根泥土吐露芬芳。在铜川,有一批扎根农村的女性职业农民,她们遵从内心,选择了乡村和土地,选择远离城市的繁华喧嚣和诸多机会,犹如山坡上的山桃花,迎着寒风绽放。选择乡村并不意味着选择了贫穷苦难,也不等于选择了落后闭塞,反而,选择了乡村,也就选择了奋斗,选择了挑战自我,选择了成就一番事业。

近年来,铜川市逐渐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扎根农村的女性职业农民,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典型代表,成为新时代新女性的代表,彰显出自强不息、敢做敢为的时代精神。在这个专属于女性的节日里,我们向全市女性同胞致敬。

现代女“羊倌”的创业路

她是一名职业农民,承载着勇气和梦想,多年来在生猪养殖领域摸爬滚打,引进优良种猪,建立高标准现代化圈舍,硬是在泥泞坎坷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她是一名女企业家,凭借着女性特有的那份自信和执着,成为科技兴农、带动当地农民创业的巾帼领头雁。她就是耀州区恒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郝亚梅。2014年,郝亚梅获陕西省首批高级职业农民资格认证;2015年,她被评为铜川市“三八红旗手”、全国科普带头人;2018年,她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

都说成功始于起跑,2007年,市场生猪供给短缺且价格高,郝亚梅与家人商量后,成立了耀州区恒丰农业有限公司。当时,郝亚梅所在的耀州区党家河村及周边乡镇主要以传统养殖模式为主。因观念落后,设备陈旧等因素使得当地生猪品种衰退,阻碍了养殖产业化的发展。鉴于此,她购进了杜洛克、皮特兰、长白、大白种猪,培育出了优良的皮杜长大四元商品代。2010年,郝亚梅先后为周边50多家养殖(场)户用皮杜种猪改良母猪600多头,并免费提供良种猪配种改良,优化了当地养殖户的品种,提高了生猪产子率和成活率。

无论是灼热的酷暑,还是凛冽的严冬,总能看见郝亚梅在养殖厂里忙碌的身影。为了养好猪,她积极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畜牧兽医学习,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的专家现场求教。为防治猪病,她时常蹲在猪圈悉心观察猪的食性、动态、病症,摸索出了多种猪病中药治疗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郝亚梅不仅拿到了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畜牧兽医证书,掌握了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疾病防治知识,养殖场的规模也逐渐壮大起来。如今,郝亚梅的养殖场猪舍面积达12600平方米,分娩舍、保育舍,母猪自动饲喂系统等配套设备设施一应俱全,再加上舒适的环境、优良的品系以及全面的营养套餐、科学的管理模式,郝亚梅的养殖场年出栏生猪一万多头,市场供不应求。

郝亚梅常说,“个人富不算富,我的理想就是搞活一方,带富一片,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她把这种理念也贯穿在企业的发展中。当群众来养殖基地参观学习时,她总是乐此不疲的带领大家在猪舍间参观,手把手向周边群众传授生猪标准化养殖技术、养殖经验、疾病预防知识等;稍有空闲,她就在自己养殖基地的工作室里开办养猪免费培训班,帮助大家走好创业的第一程;看到部分群众为了创业资金发愁,她利用自己多年在银行积累的人脉关系,帮助养殖户争取银行贷款;为了使当地特困户脱贫,她降低成本向特困户提供仔猪和种猪,安排贫困农民及农村剩余劳动力18人就业,带动周边5个村120余户360人增收致富,使当地生猪饲养量每年稳定在5万头左右。

十多年辛苦不平常,从小打小闹的养殖到实现规模化,郝亚梅凭着一种追求和一股韧劲,一路自信、有力的走来,虽然曾经跌跌撞撞,虽然汗水与泪水相伴,但是她从不轻言放弃,她用自己的创业历程,谱写出了一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当代妇女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的优美旋律,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带动着更多的妇女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本报记者 张梦焕 朱敏)

新闻推荐

长命村:让贫困户人人有活干有钱赚

脱贫户吉海军打扫猪圈2月27日,记者来到了新区最偏远、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国家级贫困村——坡头街道办长命村。对比之前去过的很多村子,这里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车子一驶进村就很颠簸,只能放慢车速前行,...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