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 ——铜川市春节后就业情况专题调研

铜川日报 2018-03-05 12:41 大字

2017年全市就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中省各项部署,积极融入区域发展大局,紧追“追赶超越、转型发展”两大主题,以“五新战略”为抓手,以建设西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城市为目标,努力提升就业服务品质,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2018年,铜川市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2018年铜川市就业形势预判

2017年,铜川市城镇新增就业102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23%,低于控制目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36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6万人,登记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6.76%,全市就业局势基本稳定。根据2017年全市就业形势的总体表现以及宏观经济的下行压力,预计2018年全市依然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主要原因,一是全市仍有12630名贫困劳动力未脱贫,需要就业帮扶。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预计2018年回铜高校毕业生3800人,加之近年来沉淀下来的未就业学生,总量达到4500人以上。三是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数量增加。预计2018年将会有3000人以上的返乡农民工需要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四是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全市仍有登记失业人员7801人需要解决就业。五是国企改革需要安置的人员数量增加。

春节后企业生产经营及用工情况

企业是真正吸纳就业的主体。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用工情况,科学研判就业形势,铜川市借助“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对100多家国有、民营企业的节后用工需求进行了调查。

用工整体情况。随着铜川市转型发展的深度推进,企业用工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且工资水平比去年略有提高。截至2018年2月中旬,在铜川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登记用工的企业493家,岗位5801个,求职人数1925人。今年因统计时间段刚好处于春风行动开展的初期,所以与2017年同期相比,登记岗位数增加了75%,求职人数下降了91%。整体看,商贸服务业用工需求略有降低,加工制造业用工相比去年增幅较大。

用工较多企业分布。用工数量较大的单位主要分布在第二、三产业,如:火凤凰陶瓷、大兴制衣、鑫源纺织、旺旺食品等加工制造型企业,提供岗位均在50人以上;居然之家、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铜川饭店提供岗位均在100人以上。

工资收入情况。目前铜川市务工人员工资形式主要是底薪+提成,且平均维持在2200元左右,工资偏低,但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增加。如:商贸服务业普工月工资基本在1800—2500元左右,加工制造业在2500—3000元左右,培训教育在2500-4000元左右。

缺工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务工人员预期过高、人员流动性较大,部分企业出现缺工现象,缺工岗位仍然集中在加工制造业及商贸服务业。如:火凤凰陶瓷、鑫源纺织、居然之家、铜川饭店等。

农民工外出务工情况

截至2017年12月底,铜川市农村户籍劳动力25.26万人,转移就业的农民工7.06万人,转移就业农民工占农村户籍劳动力的28%。根据工作需要,铜川市在耀州区独石村、西古庄村,印台区济阳村、陈家沟村,王益区灰堆坡村对全市农民工节前返乡及节后外出务工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5个村共计劳动力2432人,其中外出务工76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1.3%。从抽样调查数据看,365名外出务工人员春节前返乡,占外出务工人数的48%。春节后打算外出务工551人,占去年外出人数的72.5%,相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其中310人已经外出,241人暂未外出。在暂未外出的241人中,准备在本地务工的有54人,未到开工时间的有184人,未找到合适工作的有27人。从抽样调查情况看,铜川市外出务工人员工作相对稳定,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渠道。2017年,铜川市不断加大转移就业扶贫工作力度,加强与江苏盐城、福建福清等劳务输入集中地的对接合作,逐步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全市贫困劳动力转移任务3000人、完成4781人,有力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总体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铜川市转型发展的深度推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人数正在逐步增加。

今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2018年,铜川市将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一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人员技能水平,促进就业。二是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即通过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贷款等措施,鼓励引导就业困难人员多渠道就业创业。三是实现劳务输出产业化。充分发挥现有的劳务工作站、劳务代表、劳务经纪人等在促进转移就业方面的作用。同时深化与江苏省盐城市的劳务协作关系,与其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关系,实现劳务输出产业化。四是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对家庭特别困难或零就业家庭的失业人员和无法离乡、无业可扶的贫困劳动力,积极开发适合的就业岗位,进行托底安置。(通讯员 苏红超)

新闻推荐

扶贫扶到群众心坎上

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找准活水源头,在思路上变“输血”为“造血”,在方法上变“扶穷”为“扶志”,在机制上变“等靠”为“自强”,通过合作社带动、产业项目帮扶等措施,实施精准帮扶,全村上下拿出攻坚拔...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