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铜川瓷镇拾笔·黄堡篇

铜川日报 2018-01-31 09:40 大字

说起我的家乡陕西铜川,不能不提到两个镇子,这两个镇子,一个是黄堡,一个是陈炉,两镇相距不是很远,地域紧临,都是渭北比较驰名的古镇,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出产瓷器,而且制瓷的历史一脉相承,相继有l400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两个镇子总共出产了多少件瓷器,谁也说不清楚,只是知道,瓷器的大量生产以及广泛流传,成就了中国陶瓷史上著名的"耀州窑",也塑造出了黄堡和陈炉两镇的独特风貌。

黄堡是耀州窑的发祥地,陈炉是继黄堡之后的烧造地,是耀州窑的继承者,也可以说黄堡是这个历史长河的上游,陈炉是其下游,若要讲述千年炉火不熄的这个历史过程,离不开讲黄堡和陈炉两个镇子。

黄堡烧造瓷器始于唐代,唐代瓷器以黑釉、白釉为主,瓶罐居多,并有炫丽的三彩,瓷风彰显大唐强盛气象。宋代黄堡烧瓷达到鼎盛、制瓷技艺精湛,以青瓷为最,种类繁多,碗、盘、盏为其代表,体形清秀,装饰以刻花为主,雕刻线条流畅,构图巧妙饱满,釉色温厚,“击其声,铿铿如也;观其色,温温如也”,可谓“巧若范金,精比琢玉”。从出土的官字款碗底标本推测,宋的耀州青瓷曾贵为贡品,是服务过帝王将相的。宋以后,元、明、清各代均有烧造,但工艺远不及宋。宋时黄堡制瓷规模巨大,窑场绵延十里。黄堡的窑神庙就是由当时皇帝(宋神宗)册封的,这在全国算是唯一的一个,可见黄堡制瓷在宋时的影响非同一般。

现在,黄堡曾经的十里窑场已尘封地下,仅有的一部分被考古学家发现,保护起来,在遗址上修筑了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博物馆,规模宏大,那是陈列耀州瓷文化的殿堂。雄伟的耀州瓷殿堂与纺织厂、电瓷厂、灯泡厂等现代化工业并列地排列在漆水河两岸,静静地倾着听脚下漆水河的吟唱,漆水河也见证着黄堡昨天制瓷的辉煌和今天机器大生产的繁荣。

黄堡除了辉煌的耀州窑陶瓷文化外,还有其他诸如古堡、古民居、革命遗址、近代工业遗址等文化遗存。黄堡以前的城堡,位于镇子的西北,高高的耸立在漆水河岸,这个老土城堡曾经还是刘志丹等革命先烈们战斗过的地方。

离黄堡镇不远的南凹里,有我的外婆家,小时候常去,记得上世纪七八十的黄堡是那样的美好繁荣。街道上有热闹的集会,美味的各色小吃,穿梭的各种车辆,机器轰鸣的工厂及高大的厂房,构成一幅幅现代化的城市图像。参加工作后,又在黄堡镇上栖居了四年,闲余时,常携着妻女顺着漆水河散步,不经意间便能在河边的泥土里发现闪光的瓷片,以青釉为多,看到瓷片,我不由得畅想起来,畅想着脚下曾经的十里窑场。

新世纪初,铜川市政府在黄堡设立了市级工业园区,我也因工作的需要调到黄堡从事规划管理工作,工作期间,跑遍了黄堡的大街小巷以及周边的沟沟峁峁,对黄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经过几年的工作,切实感到黄堡发展工业园区困难重重,项目建没与文保及环保存在冲突,且可用于建设的新增用地严重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园区的发展,园区也急待依托耀州窑文化资源进行转型。经过一系列调研,规划上提出了编制《耀瓷文化产业园概念规划》的建议,得到园区领导班子的认同。黄堡藉著名作家和谷也心系家乡建没,对园区转型思路给以肯定,上书市长提出黄堡工业园区转型的建言,引起市级领导关注。经过大家上下齐心努力,终于在今年,市委市政府发文将黄堡工业园区名称变为耀州窑文化基地,园区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黄堡耀瓷特色小镇建设也在新的时代脱颖而出,成为黄堡发展的希望。(文/图 景平)

新闻推荐

河南新乡17岁少女“失踪” 铜川民警冒雪帮一家人团聚

1月26日,民警冒雪帮河南省新乡市夏某夫妇寻找女儿民警供图华商报讯(记者侯建)近日,一位河南籍17岁少女离开学校到江苏无锡打工,并在网上结识一铜川籍男子后与家人失去联系。少女家属赶往江苏寻找无果...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