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平安散文集《途中》 雷焕
漫画/张永文
丁酉年夏末的一个晚上,我与几个文友在铜川新区相聚时邂逅铜川籍知名作家刘平安老师,有幸获赠他的散文集《途中》。
刘平安,1963年4月生于陕西省耀县(今铜川市耀州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现任陕西省文联工作。出版过诗集《缄默的黄土地》《山那边人家》,散文集《烟云长路》《途中》,合编诗集《山乡情》,评论集《<唐僧译经记>专家学者纵横谈》等。散文《母亲的眼泪》获天津12界“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优秀奖,报告文学《我是一个兵》获陕西柳青创业人社文学奖三等奖。
散文集《途中》收录了作者由年近不惑到知天命这个年龄段的60篇文章,共25万余字。《途中》土黄色的封面就像故土铜川土地的颜色,装帧简朴,没有名家写序造势,但文字朴实感人,亦如作者热爱家乡,行事低调的作风。作者在后记中写道“出书,找名家写序,以壮大自己的声望,是一种时尚。可我却不以为然,孩子生下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活脱脱呈现给大家,没有必要让人吹捧,更没有必要让人捏揣过来捏揣过去。坚守自己的风格,保持骨子里的基因,此乃本色也。”
“长路漫漫,我虽有歇息,可从不敢懈怠,依然行进在这条路上……”《途中》封面上这句话耐人寻味,事业的途中,写作的途中,人生的途中都包含在内。长路上稍作停顿,整理思绪,回首来路,展望前方,人生路上不只有酸甜苦辣,也应有诗和远方。
作者刘平安老师2008年以前在铜川上学、工作,《途中》前两章节主要写家乡铜川的民俗风情、人文逸事以及自己对生活的一些感悟。
开篇《一首小诗》风趣幽默地描写了陈炉古镇的风俗,因写诗让陈炉籍同事误会,作者感叹陈炉人执拗的性格才使得陈炉陶瓷千年不衰,执拗不仅仅是一种个性,更是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年近不惑》中,面对中年的压力,作者感到了沉重与迷茫,写出了大多数这个年龄段人的心境,是的,生活不只有快乐与甜蜜,必须面对如影随形的困难与压力。《都是邮票惹的“祸”》作者写了自己的初恋往事,因为一个喜欢集邮的女同学误以为别人寄给作者明信片上的女明星是作者的女朋友,没有再与作者交往,多年以后同学聚会才真相大白,真是造化弄人。我在文末留言:古往今来,初恋永久难忘,初恋的人鲜有步入婚姻殿堂,因为冥冥之中老天都会设置一些当时解不开的误会在其中。从文字中可以读出刘老师是一个感情真挚的人。
作为铜川人,作者热爱家乡,《途中》一大半的篇章都涉及到故乡铜川。单写宜君的就有《云梦访古》《彭村写意》《庙湾有个领底村》《宜君农民画:古拙与现代之美》《宜君剪纸:黄土地上的原生态艺术》《玉华宫传说》《棋盘民间故事》等篇章。纵横家鼻祖鬼谷子,相传活了八百岁的养生家彭祖,孟姜女哭长城的凄美故事,唐三藏取经归来玉华宫译经等许多历史传说都与宜君有着不解之缘,引起作者浓厚的兴趣,多次前往宜君寻访,反复查阅历史资料,一篇篇关于宜君的人文风景与美丽传说的文章呈现在读者面前,即便是没有去过宜君的人也心向往之。作者对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陕甘革命根据地非常敬仰,《陕甘革命根据地老爷岭》《翻越老爷岭》带读者一起走进了曾经烽火连天的照金、老爷岭、马栏、甘南等地,深切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途中》的后两章节主要写人叙事,以生活杂感、文艺评论以及报告文学为主。
《努力并奉献着》——《铜川文艺》创刊40周年有感,刘平安老师深情回忆了艰苦岁月里自己曾是《铜川文艺》培养的作者。《铜川文艺》的奠基者陆炳寰、朱文杰、刘新中老师爱才惜才,鼓励帮助过包括作者在内的一大批文学爱好者的感人故事,使得铜川文艺星火相传,精神不灭,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作者与朱文杰,刘新中老师结下了深厚情谊,他们虽都身在西安,但时刻关心铜川文化事业,不曾缺席过铜川文化的每一次盛会。刘平安老师不但为铜川文化事业积极奔走,还再三为铜川旅游建言献策,无论走到哪都说自己是铜川人,他骨子里热爱着家乡!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让人刻骨铭心,作者积极投身到文艺界的抗震救灾中。一个月后的6月24日作者写了报告文学《秦岭,你应该为他们作证》,动情描述了西汉高速集团职员全力保障辖区通往四川灾区道路畅通的感人事迹,总工程师李高旺,治超员庞博,宁强收费站站长张红锐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以一当十,可歌可泣!
报告文学《我是一个兵》写蒲城军转干部曹三虎放弃地方分配给他的好工作,自筹资金建立老年托养院的曲折故事。报告文学《穿越封锁线的“红色交通员”——史乾》,写解放前铜川黄堡农民史乾给我党做地下交通员,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敌人封锁线送情报,护送革命同志,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难以磨灭的贡献。
读刘平安老师的《途中》,字里行间写满真情。乡愁是当下散文创作的一面镜子,阅历与积淀是写作的源泉,作者笔下的一草一木,鲜活灵动,真实感人。当下也有许多自称是文字高手的“作家”,虽有过故乡,但离开后从未再回到过故乡,虚构乡愁,堆砌华丽辞藻,自称美文,实在让人不齿!
漫漫人生路,急匆匆往前赶,欲速则不达,不妨适时放慢脚步,稍作停顿,回望一下身后,思考一下下一步的动作,看看沿途的风景,前方的路或许更宽广。(作者系铜川市王益区作家协会会员)
陈炉余韵
读者朋友们,《陈炉余韵》文学专栏,欢迎您品读投稿。
邮箱:23919784@qq.com
主持人:郭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敏)近年来,耀州区坚持搭建平台、创新服务,全面贯彻各级就业政策措施,并对有就业需求的贫困劳动力提供“一人一策”的精准帮扶,大力促进转移就业。该区组织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大型...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