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务本求实 追赶超越 努力办人民满意的铜川教育

铜川日报 2017-12-05 08:41 大字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紧紧围绕“促进铜川转型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铜川教育”总目标,借势而为,精准发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近几年来,伴随着铜川转型发展,铜川教育实现了“三个覆盖”“四个率先”“五个提升”。在满足教育民生方面做到了“三个覆盖”:农村非寄宿制学校家校3公里以上师生午餐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实现了“四个率先”: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校车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取暖工程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了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和率先在全省实现了永久保留的完全小学以上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全覆盖。在推进内涵建设方面做到了“五个提升”:教育投入水平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得到提升、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教育质量明显提升。

 精心做好顶层设计 夯实教育发展基础

全市教育系统按照“五新”战略要求,强化目标引领,叫响质量提升主旋律,聚焦教育公平与质量,做好顶层设计,为教育追赶超越发展立柱架梁。全市教育系统紧盯“务本求实抓教学,追赶超越提质量”这一工作主线,突出教育脱贫这一工作重点,实施教育六大工程,建章立制,统筹推进。制定出台了质量提升方案,细化了教育质量提升考核指标,研究制定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规划,明确教育追赶超越发展进度及阶段性目标,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年和教育系统四类人员“能力建设年”行动,为教育追赶超越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制定考核奖惩办法、强化了月排名、季度点评的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了公平公正、奖罚分明可操作、能兑现的奖惩激励机制。全市教育系统抓教学提质量的氛围全面形成,各项举措和行动得到教育系统内部积极响应和落实,赢得社会各界一致认可和高度赞誉。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教育均衡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有力保障。市教育局以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深化改革,增添活力。普惠性幼儿园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快公办幼儿园建设,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大幅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到全市幼儿园的83.17%,超额完成了今年省上下达的75.9%的考核任务。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划片入学制度,严格规范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招生工作,使全市100%的小学实现划片就近入学,95%的初中实现划片入学。落实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计划,建立消除大班额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大班额进行跟踪监控,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全部都能接受公平的义务教育。11月25日,印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高分通过了国家评估验收,实现铜川市所有区(县)均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的目标。科学整合教育资源,加快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到2018年,全市普通高中将整合到8所。今年10月份,耀州中学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高中,宜君县高级中学、阳光中学、锦阳公学等学校正在加紧创建省级标准化高中,到2019年,这些学校将全部创建成为省级标准化高中。

 持续加大教育投入 稳步推进教育惠民工程

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是教育惠及民生的直观体现。2017年,全市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公办幼儿园、普通高中学校、城区中小学校、教师周转房等五个项目工程91所学校(园)建设,计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9000万。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14210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50%,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坚守改薄工程底线,推进贫困区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进度,不断加快全市农村教育步伐。投入资金2500万元,专项用于改善贫困区县35所“20条底线”要求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完成贫困区县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建设任务,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安心学习。各类经费保障资金的争取投入力度持续增加,先后拨付各类教育经费补助资金11972.7万元,全年市级配套的各类经费全部拨付到位,惠及全市72917名中小学生和18410名幼儿。围绕控辍保学、精准资助、技能培训三大教育脱贫工作重点,综合施策,夯实教育脱贫攻坚基础。全力巩固义务教育零辍学成果。2017年全市筹措资金469.23万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935人次,为5340名贫困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556.32万元,实现了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开展送教下乡“订单式”技能培训。全年完成各类职业教育培训20782人次,其中完成教育***培训2584人次,让贫困人员掌握一技之长,脱贫致富。确保打赢2017年教育脱贫工作收官之战。

 不断创新教育载体 强势推进教育内涵发展

丰富德育教育活动,突出素质教育主题。大力推进《“崇德尚善翰墨铜川”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创建市区级德育品牌20个,王益区德育工作案例受到教育部表彰,1名学生荣获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称号,1名学生荣获全市第四届道德模范称号。举办了全市德育品牌建设现场观摩交流会、启动了照金精神进校园,创建市区级德育品牌20个。体卫艺工作得到深化,校园品位不断提升。1所学校荣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1所学校荣获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荣誉,2所学校被评为省级学校文化建设示范校,5所学校被评为全省中小学体育艺术2+1项目先进学校,10所学校成功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新区创建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重抓校园安全,教育系统和谐稳定。全面落实铜川市校园安全管理“前馈控制”思想和“1531”要求,举行了全市校园安全管理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培训会,开展了学校安全管理和矛盾纠纷排查等9项治理,创建成省市级平安校园7所,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重抓两支队伍建设 教书育人本领不断增强

中小学教师得到及时补充。实施特岗教师招聘,为四个区县招聘特岗教师107名,为朝阳实验小学招聘教师22个。组队参加免费师范生就业双选会,选聘免费师范生41名。教师校长骨干体系建设全面形成。出台了《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培训管理暂行办法》,通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级培训,依托“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培训中小学幼儿园教师4561名。加大评优树模力度。评选第二届铜川名教师8名、名校长4名,推荐省级劳动模范1名、市级劳动模范1名,5所小学获“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首批基地学校,成功推选省市级教学能手41名、推荐省级学科带头人候选人9名。通过努力,建立了涵盖省、市、县三级的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三类骨干教师体系,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大幅提升。

 聚集教育质量 助力教育争先进位

务本求实抓好教育教学,创新机制提升管理水平,追赶超越提高教育质量,是增强教育实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更是推进教育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制定两项常规检查评估标准,明确每个学段质量提升目标,激发学校抓教学、提质量的内生动力。开展幼儿园分类定级管理,举办幼儿园管理现场观摩研讨会;开展中小学两项常规检查、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新常态.大视导”活动,举办中小学管理论坛,进一步突出教学主体地位,向课堂要质量。建立校校合作、结对帮扶工作机制,借脑引智,在精细管理和优势发展方面做强做优,在学校管理、教学管理、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教师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深度交流互动,实现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强化中考、高考成绩的总结分析与研究,确保中考、高考升学率持续上升,2017年全市实现一本二本上线率双提升。

新闻推荐

关庄镇发展鲜干果产业促增收

“栽下苹果树,就栽下了希望。相信3年后,这些果树会有好收成,助我早日脱贫。”近日,看着自己家地里的9亩苹果树,耀州区关庄镇柏树塬村村民任龙江说。柏树塬村是关庄镇苹果栽植重点村,今年15户贫困户共栽...

耀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耀州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