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广东唐宋陶瓷亮相铜川 耀州窑博物馆邀你来探宝

铜川日报 2017-11-29 09:40 大字

鱼藻纹青白瓷三联盒

广东陶瓷历史悠久,多姿多彩,从古至今,岭南地区遗留下数以千计的古窑址以及丰富多样的陶瓷品类。近日,南越王宫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惠州市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等六家广东省文博单位带着广东唐宋时期的106件陶瓷精品亮相耀州窑博物馆,展期三个月。也就是说,铜川人民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岭南瓷韵之美,心动了就赶紧去探宝吧!

早在秦汉时期,广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海外珍宝的集散地和岭南地区的大都会。唐代时期,广州是中国唯一设市舶使管理蕃货海贸的港口城市。随着宋代造船技术日趋成熟和海上贸易日益繁荣,广州最早设立市舶司,成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片区,在中国与海外交通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资料表明,唐宋时期,我国的陶瓷多经由广州中转出口到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地。

此次展出分为窑火初兴(汉—晋南朝时期)、渐露头角(唐—五代时期)、民窑崛起(宋代)、四方辐辏四个部分,展示了岭南地区陶瓷业的发展史,通过这几个部分,大家也能从中窥见当时我国陶瓷器的发展历程。

记者有幸偶遇了耀州窑博物馆名誉馆长禚振西先生,她拿着照相机在每一个展品前驻足认真研究赏析,并拍照留存资料。在陶瓷界,禚先生是个声望很高的人物。她是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更是迄今首位获得英国东方古陶瓷学会“希尔”金奖的华人。她告诉记者:“唐宋以来,陶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外销货物,与海外贸易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此背景下,广东陶瓷业迅速发展,粤东地区的梅县水车窑、潮州笔架山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新会官冲窑、广州西村窑、佛山奇石窑,粤西地区的雷州窑等民窑快速崛起。这次展览展出的106件广东陶瓷精品对赏析研究中国南方瓷器、促进秦粤两地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广东唐宋陶瓷业发展历史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关系的内涵。”(本报记者 焦悦)

新闻推荐

“娃们帮我把3亩多玉米收完啦” ——市交通运输局“周五扶贫日”见闻

11月24日,周五,印台区金锁关镇徐家沟村村民张凤琴家的玉米地里,一派忙碌的景象。掰玉米,剥玉米皮,抱玉米杆……市交通运输局的20多名志愿者一刻也不停息,没有人心疼衣服蹭黑了,或是鞋子沾满了泥土。他们...

耀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耀州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