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朱元奇2022年04月06日A07版文章字数:1465朗读:

铜川日报 2022-04-06 07:32 大字

烟花三月,恰近清明。煦风拂面,莺歌燕舞,花柳争春,草木吐绿,桃李绽放,山湖竞秀,自是游人争相携手踏青春游的好时光。君不见,红杏枝头春意闹,杨花点点化浮萍,乱红飞处秋千舞,纸鸢扶摇上青天。

晚唐才子韦庄有诗曰:“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转眼间,又是一年清明节。

清明二字,字中极品。清,清澈,清秀,清爽;明,明媚,明亮,明智。说文章写得好,清新脱俗,明朗俊逸,其美感如清风入怀,明月当空。说一个女子长相俊美,眉清目秀,冰清玉洁,如清水芙蓉;明眸皓齿,冰雪聪明,光彩明艳,目光明锐如炬,等等。

清和明放在一起,是一组美丽的搭配。自然之美,当属清风明月;人之精神矍铄,堪称耳清目明。分开来,做人要清如水,为官当明如镜。两袖清风,光明磊落,明察秋毫,国运方能昌明兴盛。

据《岁时百问》记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依节气次序排,清明已至暮春时节。铜川地处渭北,属北方温寒气候。一年之中寒暑易节,阴阳交割,气温回升,万物竞萌,乃始于清明。

在民间,关于清明的农谚很多:“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拖延”等。清明,这是一个充满了勃勃生机的节气。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寒食节。相传春秋时期晋臣介子推,在国家内乱时帮公子重耳出逃,危难之时能为主割股充饥,在晋文公执政之后却归隐绵山拒不受禄。

晋文公报恩心切,就放火烧山来逼迫介子推出来,但介子推最终宁可抱柳烧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人生追求。

介子推的忠心耿耿和淡泊名利,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极力推崇的高尚品质。晋文公为哀悼介子推,下令介子推被焚的三月五日为全国火禁日,禁止烟火。斯日,民间不火不灶,吃冷饭,插柳枝,烧纸钱,野外祭祀,是为寒食节。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故而所有的传统节日都围绕着忠义孝悌这一主题。清明节得以在民间世代流传,已无关忠君典故。清明思故人——平民百姓更多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先辈孝亲。

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坟祭祖的时节。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父母养育深恩如山似海,子女却不能尽孝到终老,实为人生憾事。莫道枝上年年生新绿,亦见荒郊岁岁添新坟。

所以,在这一天里,人们相携而出,焚香扫墓,祭奠祖先,缅怀先辈。宋代高菊涧的《清明》诗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清新明快。这样的季节,如此具有诗情画意,亦令人多愁善感。细雨如丝,柳絮飘飞,想起故人,心头平添几分委婉的惆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年斯时,我们都要带上供品,挑上纸钱,来到逝者静眠的坟茔前。弯下腰来细心地一根一根铲除杂草,低头摆放上供品,跪下磕头作揖。于坟前焚香默默祷祝,燃纸钱金锭,然后,怅然地注视香烟袅袅升腾良久。

或者,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祈愿祝福。不觉心生感慨,有时候,距离如此地接近,矮矮一座墓碑,却可以人间天堂两相隔。人生短暂如朝露,逝者长眠伴青山。

抬起头来,忽觉陌上枝头春意闹,郊野山花妆正妍。午后骄阳,晴空如洗。远的近的新绿,一片一片,葱翠成茵;行人点点,踏歌载舞,徐行于道;草笛儿吹曲悠扬婉转,回荡于野,却不知谁作。邃感慨青春如此美丽与短暂,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心情也当随天气多云转晴,春暖花开。扫罢坟,赶快回家,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枝,种花种草,分享美食,畅怀饮酒,聚友郊游,万不可辜负了如此美丽的季节。让好心情随田野春风一起温暖和煦,像漫山花朵一样尽情绽放!

新闻推荐

下石节煤矿全力以赴保电煤 通讯员 王艳摄影报道2022年04月04日A03版文章字数:315朗读:

近日,铜川矿业公司下石节煤矿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安全生产,全力以赴保障电煤供应,用实际行动扛起企业高质量发展的...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