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聚力乡村文化建设 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2021年09月15日A03版文章字数:1321朗读:

铜川日报 2021-09-15 07:16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郭雷)近年来,王益区把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扎实组织、有序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挖掘传统特色文化,提高农村基础文化设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供给能力,为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积极贡献文化力量。

坚持思想引领,汇聚振兴合力。一是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回望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和“星火”宣讲“七进”活动,运用微党课、微宣讲、大喇叭等形式,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走进田间地头、讲进村民心坎,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宣讲活动400余场次,受众人数12000余人。二是深培厚植核心价值观。在各村设立善行义举榜、红黑榜,广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文明家庭等先进事迹,今年以来,指导各村围绕孝老爱亲、爱岗敬业、助人为乐等主题开展道德讲堂30多期,组织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60多次。制定《铜川市王益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实施方案》,探索“33567”工作运行机制。三是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深入宣传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区政府网站开设“乡村振兴”专栏,发布信息40多篇,在中省市级主流媒体刊登稿件50多篇,引发良好社会反响,邀请主流媒体对全区樱桃和鲜桃产销对接活动进行集中宣传推广,助力农产品销售。

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振兴质量。一是深入推进“三下乡”活动。充实技术服务队伍,组织产业发展指导员,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开展技术帮扶。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今年以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80多期,开展下乡义诊宣传20多场,受益群众2000多人。精心组织文化惠民系列活动,做到活动处处有、演出人人看、电影周周放,大型话剧《传家宝》成功演出,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0多场次,放映电影300多场。二是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成镇(街道)综合文化站7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6个,设置及建成率100%。构筑以乡村文化中心户为核心成员,乡村文化大院为有机载体,乡村文化理事会为组织形式的农村文化发展新生态,建成19个乡村文化大院,建设5个音乐自助服务点和5个有声图书馆,不断提升村民文化活动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完善该区非遗名录和非遗设施网络,与各镇办签订文物安全责任书,形成设施完善、责任明晰、充满活力的非遗保护传承创新体系,非遗业务骨干达到30余人,公布4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2个民俗文化项目列入省市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发挥非遗传习所、手工作坊和非遗传承人作用,积极开展非遗进景区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扩大王益非遗文化影响力。

注重文旅融合,赋能振兴发展。一是打造文旅融合品牌。围绕“孟姜女故里”和“耀州瓷家乡”文化品牌,建设姜女故里·秦人村落3A级景区,王益区文化旅游电子地图建成上线,实现景区、酒店、商场等场所信息查询导航功能。现有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三星级以上农家乐20多家。二是开发乡村特色文创产品。围绕“姜女秦绣”开发系列旅游商品,建成“姜女秦绣”展销厅,全区成功转化非遗项目3个,开发文创产品20多个。三是培育乡村文化产业。成功孵化亚侠刺绣专业合作社、振华手工铜车马工坊等一批文化企业,打造梁家塬跑马非遗演艺文化产品,全区非遗工坊、非遗店铺达到9家,年产值达150多万元。

新闻推荐

铜川交警巡逻途中救助摔伤醉汉

本报铜川讯(通讯员石磊记者袁靓)9月11日晚,铜川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一大队二中队民警在执行巡逻任务中,及时救助一名因饮酒...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