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铜川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铜川日报 2021-05-19 07:33 大字

本报讯 (记者 郭璇)5月18日,记者从铜川市“党建领航·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十三五”时期,为推动铜川市农业优势产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铜川市通过知名企业引领、大基地承载、大项目支撑、村集体经济组织联结、产业化联合体推动,打造的以苹果为主的果业产业集群、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产业集群、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突破发展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5.6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32亿元,同比增长4%,全省排名第四;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1%,达到11054元,全省排名第四。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高标农田28.86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7万亩。选育的旱地强筋小麦品种“铜麦6号”,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实现了铜川市旱地小麦品种选育的新突破。累计引进主要农作物新品种416个,示范推广新品种23个,新优农作物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75%以上。粮食5年平均产量29.4万吨,较“十二五”末增长37.4%。

优势特色产业基础不断夯实。全市水果面积达59万亩、产量突破60万吨;全市蔬菜食用菌播种面积3.6万亩、产量突破7万吨。猪、牛、羊、家禽存栏较2015年末分别增长102.5%、1.4%、37.1%、16.7%;肉、蛋、奶产量较2015年末分别增长13.4%、11.1%、7.6%。中药材种植面积20万亩,较2016年增长233.3%,产值达5.2亿元,较2016年增长333.3%。

产业发展动力不断增强。周陵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成功创建6个国家级示范社、42个省级示范社、32个市级示范社。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6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37个。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4个。培育生猪、肉牛、羊、蛋鸡、奶牛5个畜牧产业联盟,创建3个省级、2个市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一村一品”休闲农业品牌创建有力。全市共创建“国”字号品牌16个,较“十二五”创建的9个“国”字号品牌增长77.8%。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400万人次,较2016年增长27.8%,营业收入7.7亿元,较2016年1.4亿元增长450%。

“十四五”时期,铜川市将重点以发展精品农业为方向,推进农业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突破发展,发展壮大现代果业、畜牧业产业集群,培育提升道地优质中药材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农业“北部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中部高效农业产业集聚区、东南城郊型农业发展先行区、西南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区”新格局。建设西北种源繁育供应基地、环西安都市圈供需侧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和农副产品代加工生产基地、果蔬冷链物流外包服务基地,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省级数字“农业农村”示范市。

新闻推荐

把爱的种子播撒进每一个受助者心中

本报记者郭颖通讯员黄小晏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闪光耀眼的名字,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没有辉煌的成就...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