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博物馆里的“趣”文物

铜川日报 2021-03-10 07:18 大字

?彩绘十二辰俑于2003年出土于华阳小区

?出土于华阳小区的彩绘牛

本报记者 张梦焕

古时的耀州城是什么样子?博物馆里都有哪些有关“牛”的文物?煤晶石长什么样?千年前的中国有雷达吗?古人也会用“皮带”吗?说起那时隔久远的历史,身为铜川人,心中总有许多“十万个为什么”,而关于这些问题,都能在铜川博物馆里找到答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善良、吉祥如意和丰收财富的象征,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它的身影出现在无数的文学作品、文物古迹中。在铜川博物馆中,有两件关于“牛”的文物,牛年春节期间惹得观众纷纷前来观赏。其中一件是唐代彩绘十二辰俑中人身兽首的“牛首”。这组俑于2003年在新区华阳小区出土,由10件俑组成,分别是牛首、虎首、兔首、蛇首、马首、羊首、猴首、鸡首、猪首。该组俑着交领广袖右衽袍,胸束博带,双手拱于胸前,姿态有趣可爱,观者靠近一些还可以清晰看到俑身红色的彩绘。十二辰雕塑在唐宋时期墓葬中比较常见,有人形戴十二辰冠、兽首人身及人抱动物等不同形制。《大汉原陵秘葬经?盟器神煞篇》载有“十二元辰”,即此。除此之外,铜川博物馆中还收藏有一组唐代时期的“彩绘牛”,这组彩绘牛由四个大小一致的牛组成,牛约拳头大小,似伸头哞叫,栩栩如生。

在科技并不发达的古代,也会有“雷达”吗?答案是肯定的。在铜川博物馆内,就收藏着一种造型特殊的壶——茧形壶,此壶不仅能够储存酒水,还能充当“雷达”使用。这件茧形壶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因其腹部类似于横卧的蚕茧而得名。茧形壶起源于秦文化圈,伴随着秦统一战争而分布较广,是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标志性器物。古人行军打仗,为了方便洞察敌人动向,发明了“贴地听声”的方法,因此种办法会让声音在大地中传播时产生大量损耗,继而影响辨听者的判断。于是,军人们将军队盛水工具茧形壶内注满水放置于地,根据水波的变化规律,判断敌人骑兵的动向。可以说,茧形壶在古代军队中充当着“土雷达”的角色。

古代的乐队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一般都持什么乐器?在铜川博物馆,有一组出土于唐代时期的彩绘乐俑“坐部伎”,展示了唐代宫廷乐队的风姿。这组彩绘乐俑由六人组成,有吹横笛的、弹琵琶的、吹筚篥的等,俑手持乐器既有中原乐器,也有西域乐器。因其表演时席地而坐称为“坐部伎”。坐部伎创于唐太宗在位时期,到玄宗时又重新整理前代曲目,并创制新舞,正式定下坐部伎之六部:《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在朝廷宴享、朝会之时,节目由皇帝钦点,每次仅演其中几部。安史之乱后,宫廷艺人流散,坐部伎渐趋衰亡,但在一些官僚贵族的家庭乐舞中却被部分保留,并以“俑”的形式流传至今。

除了我们目前常用的酒器,古人喝酒还会用哪些酒器呢?在铜川博物馆中,有一对特别的馆藏饮器,耳杯。耳杯平面近似椭圆形,两侧各有一个形似耳朵手柄,又因其手柄形似鸟之双翼,故而又称之为“羽觞”。耳杯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盛行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可用来饮酒,也可盛羮。这种器物有漆木、金属及陶瓷等材质。一枚造型精巧、装饰华丽的漆耳杯,更为世人所喜爱。秦汉时期,每逢国家有大型庆祝活动,皇帝就会特赐百姓牛酒举行宴饮,曰“赐餔”。魏晋时期,酒更是受到时人的喜爱,竹林七贤中,伯伦荷锸、山公倒屦为时人所称道。流觞曲水,临流赋诗则是当时文人的雅兴。王羲之在《兰亭序》中就写道:“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曲水流觞中的“觞”就是耳杯,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魏晋风流“曲水流觞”之雅貌。隋唐以后,耳杯虽已不再流行,但作为酒或酒文化的代名词,一直在诗文中久久不衰。

铜川地处渭北“黑腰带”,对煤的发现及使用历史悠久,曾是历史上煤精石的重要产地。早在新石器时代,铜川的先民们就用“煤精石”制作各种装饰物。在铜川博物馆内,就陈列有王益区王家河遗址出土的煤精石坠饰和发笄。地矿部门对宝鸡等地一些西周墓葬出土的煤精饰物做过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其成分和铜川煤的成分比较接近,说明它们极有可能是产自铜川。煤精石是煤炭的伴生品,又称煤玉、黑碳石、黑宝石、雕漆煤等,是褐煤的一个变种。煤精石质地细密、坚韧、黝黑发亮、没有纹路,韧性好,便于雕琢,工艺价值极高,是一种不透明、具有强光泽的黑色有机宝石。

新闻推荐

双脚踏上就业路,越走路越宽 —铜川高校毕业生就业侧记

新年伊始万象新,早有群燕争春忙。新年的热腾气未尽,我们已见到了大批高校毕业生已在创业就业路上。据了解,铜川高校毕业生大...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