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筑牢救助网探索服务新路子
通讯员 方东
铜川市救助管理站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倾注真心用真情,织密扎牢救助网,着力关注特殊困难群体,探索救助服务新路子,谱写救助服务工作新篇章。
谋创新,精细服务强管理
2016年,铜川市救助管理站由北市区大同路36号迁往新区东环路南段。基础设施好了、办公条件变了,他们为民服务的初心不改,为生活无着的救助对象寻亲寻家的初衷不变。“新的环境,要有新变化、新进取,创造新业绩。”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市救助管理站站长韩延成说。
市救助管理站主动与公安、卫生、城管等有关部门建立协作联动机制,在大街小巷开展劝导救助,向市民、交警、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夜间保安人员等发放爱心救助卡,制定了爱心救助奖励办法,建立健全了全市四级救助网络,实现辖区救助全覆盖,确保生活无着人员随时都能及时得到救助。在站内创新完善了救助服务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在站服务项目。食堂、活动室、理发室、医疗室、心理咨询室、洗衣室等一应俱全,为受助者提供“宾至如归”的温馨之家。
市救助管理站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媒体记者、社会爱心人士等12名具有广泛代表性人士担任救助管理工作监督员,使救助管理工作更透明化。同时从管理入手,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创新制定了《救助站职工工作手册》《寻亲寻家工作要求》《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等制度,使救助管理各项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攻难关,寻亲寻家显真情
寻亲寻家彰显的是民政人的爱民情怀,传递着党和政府的温暖,温暖着无数受助人员及其家人的心。
2016年,市救助管理站长期滞留在站人员36名,其中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12岁,有的在站滞留长达4年多。为了帮助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早日与亲人团聚,市救助管理站将寻亲寻家作为突破口,明确寻亲寻家工作内容,建立受助人员身份查询、家庭查证长效工作机制;为了提高治疗托养受助人员的诊疗效果,该站引进医疗机构竞争机制,将36名精神智障人员分别托养在两个定点医疗机构,组织人员定期巡查、与受助者逐一沟通聊天,做好谈话记录,从残缺不全的只言片语中捕捉有用信息,及时了解受助人员的身体恢复情况、病情治疗情况。
在2020年全国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中,市救助管理站采用了“云开放”的形式,取得了好的宣传效果;充分发挥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的作用,创新采用“抖音”“微视频”发布寻亲信息,成功寻亲14起。
2020年9月初,市救助管理站将全市“雪亮工程”街面监控终端引入站内,值班人员随时可以调阅辖区街道画面,使信息化监控设备助力救助工作,打造了一辆24小时不停歇的街面“巡逻车”。
5年来,他们为73名精神障碍患者寻亲寻家成功,帮助21名长期寻亲无果的,在铜川落户,妥善安置在福利院。从2019年起,长期滞留在站的受助人员全部清零,至今还保持着零记录。
再发力,未保工作显担当
在做好救助管理工作的同时,市救助管理站把流浪未成年人、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救助保护列为救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使救助功能进一步发挥扩展,救助设施、各类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2017年成立了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按照“预防是前提,救助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教育是重点,保护是根本”的要求,拓展救助保护领域,持续对未成年人开展援助和支持,重点把全市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全部纳入有效的监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力量,开展建档管理、回归安置、危机介入、小组活动、外展活动、入户走访、生活教育、心理辅导、成长支持等多元化、专业化、社会化的救助服务。先后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关爱保护专项活动、“心希望”心理健康科普进校园活动等主题活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开展太阳花工程“红色照金”系列活动;连续三年举办“相伴成长筑梦远航”红色传统夏令营活动。
经过探索和实践,铜川市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建立形成了内部管理和外部服务两项机制以及监测、管理、培训、保护、关爱、平台“六大体系”,为加强和创新留守、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年来,救助的流浪未成年人共计43人,49770名未成年人受益。
新闻推荐
2月12日,农历大年初一。铜川新区的街头弥漫着浓烈的节日气氛,公园广场上的花灯和牛年卡通玩偶吸引着市民合影留念。在...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