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为人民美好生活护航

铜川日报 2021-01-19 07:11 大字

?1月16日,记者在新华书店新区店看到,市民正在选购民法典

本报记者 张欢欢

编者按:2021年1月1日,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民法典正式施行。7编1260条,这部新中国成立后首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几乎囊括人一生中所有的民事行为。作为保护公民权利的宣言书,它的影响将贯穿中国人的一生,事关每个人的生老病死、所虑所求。为了掀起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新高潮,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实现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目的,本报推出民法典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法官说——

准确把握立法精神 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近日,记者就人民法院在贯彻实施民法典中如何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等相关问题,采访了铜川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少英。

“民法典与每一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从婚姻家庭到生产生活,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民法典可谓包罗社会万象。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不仅在我国法治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更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周少英告诉记者,对法院人而言,民法典的出台对于推动民事案件定纷止争、促进社会关系和谐稳定将发挥积极作用。法典化的一个重要优势在于“资讯集中”,正所谓“法典在手,找法不愁”,此前之所以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法官选择法条和裁判依据存在差别。所以民法典的施行,对于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法官,要准确把握立法精神,在吃透弄通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才能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护航社会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发展。”周少英表示,法官队伍是法律权威的捍卫者和执行者,长期坚守在审判执行工作最前沿,与人民群众接触最为直接、联系最为紧密,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所以,法官素质高低、能力强弱,关乎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当前阶段,全市法官干警正在抓紧时间深入学习民法典,为在民事案件审理中准确适用民法典,维护司法裁判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不懈努力着。

检察官助理说——

借力民法典 激发检察公益诉讼新动能

“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正式施行。其中最亮眼的部分就是增加了环境资源保护理念,确立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责任,为检察机关更好地开展公益诉讼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和法治动能。”印台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检察官助理袁莎欣喜地说道。

“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事故频发,而且环境污染事故的造成的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如何通过环境侵权责任立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现代民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民法典直面这一问题,首次把绿色原则规定为民法基本原则,明确了生态修复的责任承担方式,同时规定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的惩罚性赔偿、确立了公益诉讼制度等等,为维护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袁莎告诉记者,近年来,印台区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认真贯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在办理的王某某涉嫌盗伐林木罪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时,该院依法起诉,诉请判令各民事责任主体承担补植补栽树木连带责任,法院支持了诉讼请求。被告人在真诚悔罪的基础上自愿执行修复方案,于异地补植补栽油松苗,努力恢复当地生态环境。该案的处理,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促使被告人认罪并积极承担修复责任,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修复效果的有机统一。

基层民警说——

民法典是指导民警调解民事纠纷的百科全书

“公安机关作为行政执法和刑事犯罪侦查机关,并非只接触行政、刑事类法律,其大部分工作和民法典的施行息息相关,一个民事行为发生的同时往往会引起行政或者刑事责任,例如公安机关在保护公民物权、对合同诈骗行为的查处、保护公民人格权、对侵权行为的处理、对危害公共安全的高空坠物等行为的处置等,都需要公安机关的介入和处置,民法典对指导公安机关办案意义重大。”印台公安分局三里洞派出所民警张振光告诉记者。

基层派出所与人民群众生活的距离最近,接触到社会的层面最广泛,民警每日遇到的大量警情都是邻里朋友间的矛盾纠纷,不一定都构成案件,比如许多消费纠纷、财产纠纷、家庭纠纷等,遇到问题时当事人无法判断应当找哪个职能部门,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警察,因此,基层民警在处理此类民事纠纷时,就更需要一部法律规范。“民法典统一规范了民事权利义务,将松散的民法汇集成一部法律,涵盖了几乎全部生活中的民事行为规范,掌握民法典对民警处置化解民事纠纷具有非凡的实践指导意义,基层民警在调解处置矛盾纠纷中能够说清法理,让当事双方都信服,纠纷自然能化解。公安机关近年来提出的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枫桥经验和东莱精神,其精神实质都是加强社会治理,做到矛盾纠纷能及时化解在基层,避免‘民转刑’案件的发生,民法典的施行,为公安机关加强社会治理的举措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公安基层工作铺平了法治道路,有效支撑了基层民警工作的顺利进行。”张振光感慨到。

人民调解员说——

民法典是人民调解员的“法宝”

“从民法典草案出台到正式颁布,我一直都在关注,有句俗话叫‘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自2020年6月起至今,我将民法典的全部内容手写了一遍,感悟很深。在民法典里,处处充满着温情,处处体现着正义,伟大意义诸多,人间冷暖也有体现。它关系着14亿人的方方面面,承载了广大群众的关切和心声。”说起民法典,王益区七一路街道办专职人民调解员杜正强激动不已。

杜正强说,民法典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例如将惩治“霸座”、制裁校园欺凌、禁止高利贷等热点、难点问题都纳入典中;民法典弘扬社会真善美,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融入其中,被监护人无人看管可由村(居委会)、民政兜底,父母抚养义务、子女赡养责任有法可依;民法典以人为本,讲道理也讲感情,传递着“法不外乎人情”的信号,如胎儿亦有权利、遗嘱的形式和效力更加灵活多样等,每条规定都传递着法治的温度。

作为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在从事基层调解工作十余年的经历中,杜正强深知“情理法”相融合的意义所在。“咱们普通老百姓总认为合情合理就行了,民法典的出台,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人民调解员,不但要学好民法典,还要宣传好民法典,让民法典深入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坎里。”杜正强说道。

新闻推荐

铜川:加快城市更新步伐 着力提升城市品质

本报讯(记者段海洲)“十四五”开局之年,铜川市将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把控好城市风貌和空间布局,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韧性...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