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树常青 --读任来虎长篇小说《走出黄土地》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对于好友来虎来说,他迎来人生又一重要收获,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走出黄土地》终于付梓。我知道,来虎为了这部书,耐住寂寞,潜心创作,表面上看是耕耘四载春秋,实际上是准备了很多年,也可以说他用毕生的经历孕育出这部作品。尤其对于一个在公职岗位、平时事务繁忙的业余作家,更为难能可贵,如同铁树开花,中间的艰难过程只有自己知晓。
我用了大约一周时间,读完整部作品。小说依旧延续了他的写作风格,就像他本人坐在对面,儒雅淡然,侃侃而谈。
来虎的小说语言平实,表达流畅,这得益于他多年来一直坚持写作,散文、随笔等文章屡见报刊,积累了较为扎实的写作功底。
读完整部书,我最大的感受是:生活气息迎面扑来,一幕幕生活场景栩栩如生,生气勃勃。书中描写的农村生活,无论是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还是风土人情、家长里短,都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看得出作者对家乡这方热土的深厚感情,爱得很深。书中讲述煤矿故事,从在掌子面打眼、放炮、攉煤、排矸、打柱子、移溜子这些落后生产工艺,到通过上综采机、掘进机等现代化生产设备建设高产高效矿井,以及处理煤矿事故、局长离任审计、矿井关闭改制、职工上访和分流安置等事件,多维度、多层次、细腻地展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煤矿发展进步的现实缩影。
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真正的艺术作品不是偶尔在艺术家心灵中产生,那是从他所经历过的生活中得来的果实,正像母亲怀胎一样。”很多业余作家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往往都是写自己人生经历的。纵观整部作品,看得出作者非常有生活情趣,他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赞美生活。正所谓“生命之水长流,生活之树常青”。
举个例子,书中文鹏父亲从富平扒煤车到煤城卖箱子这段经历,描写得细致入微、活灵活现,没有亲身经历甚至多次经历,是全然写不出这么精彩、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段场景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因为我也有过类似经历。回想上高中暑假期间,我和同学勤工俭学,一起做过小买卖,背个铁锤秤,拎几个蛇皮袋子,多次从富平往铜川贩卖蔬菜瓜果。因为做的是“小本生意”,为了省钱,来回都扒煤车,也曾坐过站,也曾被人盘查,灰头土脸,狼狈不堪。那种紧张、担心、焦虑、期待、喜悦的情绪和体验,一点一滴涌出我的脑海,恍如昨日。
走出黄土地,走出新天地,告别美好青春,留下难忘回忆。 □孙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蒋维博)11月18日,以“人民城市幸福小康”为主题的“2020中国幸福城市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铜川入选“2020中...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