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山之旅
谷世凯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铜川,有一座山就是因为一个神仙似的人物曾在此隐居而名声大显,之后各个时期,老百姓们纷纷来此祭拜祈福。这座山就是耀县的药王山,古称五台山。这个神仙似的人物就是被后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今铜川市耀州区),相传生于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七岁即可日诵千言,十四岁被北周大将军独孤信称为“圣童”,十八岁立志学医,二十岁精通百家学说,于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羽化升仙,享年141岁。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家,中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与张仲景、李时珍并称“古代三大名医”,与陶弘景、葛洪并称中国古代“三大道医”。
孙思邈精勤不倦的研究医学,在食疗、养生、医药学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他能寿逾百岁,无疾而终,正是他在积极倡导这些方面的理论与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下面就跟随我的脚步,去逛逛这座药王仙山。
有句话说“耀州城的早晨是从一碗咸汤面开始的”,那还等什么,立马和小伙伴先吃一碗,暖暖胃。“筋光韧长银丝带,咸辣香醇琥珀汤”,一碗咸汤面下肚,腹中仿佛有一股真气升腾,驱散了早晨的凉意。药王山就在耀州区东约1.5公里处,清早出行,天公不作美,伴随着阴沉的天空,我和小伙伴来到了药王山。
初入药王山,穿过景区外的牌坊,才算进入了药王山景区,站在药王山景区门口的广场上,两侧是耸立的12根立柱,立柱上面是12生肖兽首。十二年又十二年,岁月轮回中……不知有多少人曾站在这里,驻足凝望。
进入景区的大门,“大医精诚”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四个字正是对曾在这山上隐居的那位医者———孙思邈最恰当的形容。坐上景区内的西洋风格的摆渡车,驶进东方古色的风景区,不禁让人有种时空交错的穿越感。
在这迷幻的体验中,车辆行驶在古朴整洁的道路上,道路两旁是苍翠的柏树,这里拥有关中地区面积最大的古柏林。
乘坐摆渡车,我们一路沿着山间公路,来到了南庵景区。南庵也被称“昭阳庵”,因为唐朝昭阳公主在这里落发为尼,节草为庵。南庵主要以古建为主,特别金、元两殿是关中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了。药王孙思邈在这里隐居辞世,便逐渐变成了纪念孙思邈的重要活动场所。
在南庵景区,有一棵树和一幅壁画深深地吸引了我。一棵树是相传为当年孙思邈亲手所植的柏树,该树高12.5米,腰围3.95米,主干圆形,纹理扭转,所以也称“转纹柏”。一幅画就是元殿内的大型壁画《朝元图》。整幅壁画构图宏伟,线条流畅,生动传神,精美异常,是我国古代壁画艺术的珍品。在南庵碑廊,我们见到了正在拓印碑刻的工人。他们一点点的在白纸上拓印出碑刻的文字图案,每一下的拓印都仿佛是与古人进行了一段对话。
南庵还有一个古建筑十分有名,它就是“文昌阁”,因内有“魁星点斗”和“百子菩萨”像,所以也叫“魁星楼”或是“百子楼”。学子在此祈求功名,女子在此祈求子女。
看完古建筑,我们来到了药王祭祀广场。每当祭祀活动的时候,这里会是整个山上最热闹的地方。然后就是孙思邈隐世居住的地方,有堂室、起居室、丹房、药房等。孙思邈晚年就是在这里研制医药,著书立说的。在古屋的门前,有一棵挂满了祈福愿牌的古树。离开南庵景区,我们沿着升仙道一路向下,经过通元桥,去往北洞景区。
在升仙道上,可以遥望对面古柏掩映下的北洞景区。北洞景区,主要是医药道教区,祭祀药王孙思邈的核心区域“药王大殿”便坐落其中。怀着虔诚的心拾阶而上,所踩石阶是明代创建,石头已经被磨得光滑,走在上面得小心踩实。石阶两旁有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他们是药王爷采药,送药的药师、药农形象。绿树遮挡下,石阶道显得非常幽深而宁静,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石阶一共141级,与药王孙思邈的年龄相符。踏上最后一级石阶,就来到了“药王大殿”。药王大殿是整个北洞景区的中心,明代所建,整体布局为“回”字形,由一天门洞、祀殿、玉皇楼、献亭、凌虚阁、三官殿及配套厢房组成,建筑规模恢弘。
“洗药池”一阴一阳,讲究阴阳平衡。相传孙思邈曾把数百种中药材放在池子里洗涤,因此,这里的水和石壁吸收了百味药材的精华。当地人用这里的水煎药,可以说药到病除,用这里的水洗浴,能够消灾祛病。
“石佛塔”是从延昌寺移到此地的,该塔是北朝晚期作品,由一整块青石雕刻而成,塔分十级,每一级每一龛中有五尊造像,都是按一佛两菩萨两弟子的形式。在塔顶还有四尊大的佛像,因此,该塔共有佛像404尊,俗称“万佛塔”。
孙思邈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生医著颇丰,他所编撰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著作堪称中国医药学家的临床实用百科全书,对国内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大殿上祭拜完药王,我们去往下一站,碑林。
在去往碑林的路上,我们遇到了一个亭子——醉翁亭。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药王山的山水一定是迷醉了曾经路过此地的罗汉,所以他在这里饮酒赏景,并在下面的石头上写下了“醉翁石”三个大字。
有人说中国的历史是书写在一座座丰碑大石上的历史,药王山的碑林无疑印证了这句话。行走在红廊石刻中间,看着一个个被岁月侵蚀的碑石文字,在斑驳的字迹中透射出的是最强烈的古人的智慧之光。在这里,你不是过客,而是一个归人。
旅途的最后,我们来到了摩崖石刻,药王山摩崖造像开凿于隋唐时期,现存大小佛龛23个,造像45尊,12处题记和2通碑石。佛造像群利用连体磐玉石崖建造,各个时期的艺术风格鲜明,尊尊精品,保存完好,为国之瑰宝。
药王山还有很多的景点没有去逛,也有许多的景色没能收入眼睛。可我知道,它会一直在那里等待着我和大家,等待着我们去探寻。就像当年孙思邈老人在山上,等待着远道而来找他看病的患者,不离不弃,不卑不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何都宽)为进一步抓好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精神,近日,印台区以...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