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社会救助改革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本报讯(记者 陈红娟)今年以来,铜川市认真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对标补短,强化措施,积极推进全市社会救助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积极探索开展“放管服”改革。制定了《关于低保审批权委托下发乡镇(街道)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进低保审批权下放乡镇(街道)试点,方便困难群众及时受助。目前,全市已有3个区县完成低保审批权限下放工作。
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以村“两委”、社区“两委”成员为主体,建立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各村(社区)的小组长、包片队员、村医等多层次不少于5人的急难问题快速响应服务队伍,充分发挥“救急难”主动发现报告机制作用,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救助。
在全省率先开展非接触式救助服务。针对疫情影响,在全省率先推出非接触式救助服务,铜川市网络救助申请的乡镇普及率达到100%。利用“e救助”扩大监测群体范围,监测预警潜在救助对象,主动发现、主动救助,切实防止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截至目前,全市网上共受理群众救助10198人次。
着力解决特困人员住院照料护理难问题。为解决特困人员因病住院后无人陪护或护理不到位的难题,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在全市建立特困人员住院护理保险制度,统筹使用特困人员照料护理资金,提高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尊敬的各位读者:国庆节、中秋节期间,10月2日(星期五)至10月8日(星期四)本报休刊,与您暂别7天,10月9日(星期五)恢复正常出版。报纸休...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