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处理 就餐使用公筷 坚持锻炼身体 养成好习惯 改变看得见

铜川日报 2020-06-30 07:13 大字

本报记者 胡静 张芳 王焕焕

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要坚持预防为主,创新方式方法,推进城乡环境整治,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铜川市居民正在积极践行中,有的成为了垃圾分类达人,有的倡导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有的坚持锻炼身体,人们的好习惯正在一步步养成。

普通居民也要念好“垃圾分类经”

“玻璃金属可乐瓶,纸盒塑料蓝桶进。残羹剩饭瓜果皮,菜叶内脏绿桶进。电池药品杀虫剂,日化用品红桶进。尿片瓷片香烟蒂,快餐用品黑桶进……”6月28日,记者见到枫林小区居民王女士时,她正一边念叨着垃圾分类口诀,一边将分类好的垃圾分别投放到各色垃圾桶内。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垃圾分类处理。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居民,王女士在思想上从没掉队。为做好垃圾分类,王女士在两室一厅的家中一共放置了5个垃圾桶。光厨房里,就摆了两个。“一般人家厨房里都只放一个垃圾桶,所有垃圾一股脑儿全扔进去。但是常做饭的人都知道,厨房里不光有剩菜剩饭等湿垃圾,还有包装袋、塑料盒等干垃圾。做好垃圾分类,首先就不能将干湿垃圾混为一谈。”王女士说。像她这样,放两个垃圾桶对厨房垃圾进行干湿分离,分类起来就方便多了。还有其他3个垃圾桶是这样设置的,卫生间里的一个自不必说;客厅里有两个,一个用来放电池类电子垃圾,一个用来装日常生活使用的餐巾纸类。

“家里的垃圾算来算去,也就这么几类,认真分起来,其实也不算太难。”王女士说,垃圾分类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习惯,比如,以前家人吃完水果,会将果皮、果核直接扔进茶几旁的垃圾桶内,自从决定贯彻垃圾分类理念后,家人会下意识多走几步,将果皮扔进厨房对应的垃圾桶中。刚开始大家肯定会不适应,尤其是孩子,经常会将垃圾丢错地方,这时,我就会把它们都挑出来,重新进行投放,次数多了,孩子也不好意思,慢慢就记住了养成正确的垃圾分类习惯。

除了身体力行贯彻垃圾分类理念外,王女士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保持了很强的环保意识。外出就餐时,她从不使用一次性餐筷,而是选择自带餐具,去超市购物,她拒绝购买一次性便利袋,选择自备布袋。她还经常向要好的亲朋好友倡导垃圾分类理念,告诉大家,只要正确分类,就能变废为宝,劝导身边人行动起来,一起加入环保大军。

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人们都会自觉地将手里的垃圾按照正确的分类投到垃圾桶,还有许多的老人进行垃圾回收,人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垃圾分类的行列之中。为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引导广大家庭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助力生活垃圾分类,铜川市各个社区在不断完善硬件设施、优化管理方式,还通过小区电子屏、宣传栏以及微信公众号等载体,线上线下多渠道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参与全民化。

提倡分餐公筷,推动健康新“食”尚

水煮肉片、豆角炒茄子、红烧肉……一道道美味可口的饭菜摆满了餐桌。端午假期,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护士王芬在家中为父母准备了一桌好菜,但与往常不同的是,每道菜的旁边都摆放着一副公筷。

面对父母的质疑,王芬赶忙解释道:“现在大家都在提倡分餐制,吃饭尽量要使用公筷公勺,不论是在外还是在家里。这是餐桌礼仪的新风尚,干净卫生对身体好。”王芬告诉记者,刚开始使用公筷时,大家都不习惯甚至有些排斥,尤其是在农村自家人一起吃饭时。父母年龄大了接受新鲜事物比较慢,有时用着用着就忘了,有时不小心就开始拿公筷吃饭。

长期在医院工作的王芬一直对推行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很赞成。王芬向家人和朋友建议使用公筷,刚开始大家都不太理解,但慢慢地在她的劝说下,逐渐接受了使用公筷公勺。“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很容易导致病毒的交叉感染,是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一种危害。但我发现,现在人们吃饭前更注重手部的卫生了,有些亲戚朋友还会请教我如何进行七步洗手法呢。”王芬高兴地说。

随着人们文明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对自身健康的进一步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倡使用公筷,不少餐馆也纷纷响应。临近中午,在新区斯正街的各个饭店中会有不少客人前来就餐,服务人员会按照要求引导客人隔桌就座。“请主动使用公筷公勺。”安排完客人落座,饭店服务员就会为客人摆好公筷公勺。“特殊时期,我们会每天消毒,开窗通风。除了大厅,包厢也已开始对外接待,同时每桌会规定相应的人数。年后一开业,我们就加入了公筷行动,每道菜上都有一双筷。”斯正街某饭店老板梁先生说。正在一旁就餐的客人告诉记者:“我觉得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挺好,没觉得麻烦。这样在外就餐会更加安全、健康,应该大力提倡。”

“咱们店里有多余的夹子吗?给我们多拿几个,谢谢。”在火锅店内,服务员时常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增强了,尤其是年后开业,好多人都会要求多拿几双筷子和夹子。”服务员对记者说。有些消费者认为火锅店也应该多准备一些筷子、勺子和夹子等,这样既方便又卫生。在不知不觉中市民的分餐制意识越来越强烈,我们的文明用餐习惯和健康的餐桌礼仪也在逐渐形成。

“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目前各个餐饮企业都在积极地落实着公筷公勺分餐制度,市民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认可。“公筷公勺必须在客人落座后进行摆放,避免提前摆台,造成不必要的污染。有些不习惯使用公筷公勺的市民,要对其进行耐心讲解,帮助他们早日适应分餐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对公筷公勺的摆放时间和选材上进行了指导。分餐公筷这种健康的就餐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市民餐桌上的标配,成为了健康新“食”尚。

运动掀开健康生活新热潮

6月24日傍晚,夕阳挂在山头摇摇欲坠,空气里没有了白天的燥热,王东旭如往常一样来到家门口的城市运动公园,简单的热身之后,他打开手机上的运动APP,开始记录自己10公里跑步过程。

“我坚持跑步5年了,在哪都跑过,健身房、马路上、学校操场……城市运动公园改造提升之后,我就固定在这里了,离家比较近、环境也好。”王东旭告诉记者。

95后王东旭是一名小店老板,也是一名马拉松爱好者。平均每天近20公里的跑量、十几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全马半马的奖牌让人对眼前这位普通的小伙子多了一份好奇。

5年前,出于兴趣,王东旭第一次踏进健身房。“当时报了名去北京学习健身,本来打算学成当一名健身教练,半年之后家里出了点事,就从北京回铜川了,这一耽搁之后就没再去。”

王东旭暂停了健身教练的梦想,但运动的脚步却没停下来。回到铜川的王东旭在经营自己的生意之余,健身、跑步一直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我每天会跑10至15公里,朋友就推荐我试试跑马拉松,当时有点不想去觉得可能跑不下来,但也觉得可以挑战一下。报了半马,当时训练了差不多一个月,21公里跑下来还是有点累的。”王东旭说。

和一群志同道合的跑友畅快地奔跑在跑道上,冲破终点线那一刻的酣畅淋漓,让王东旭着迷,自此,马拉松成为王东旭5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事,跑坏的跑鞋有好几双,也有过跑步途中摔倒擦伤的经历。因为马拉松王东旭走过很多地方,西安、郑州、无锡、北京……在不同的城市看到过不一样的风景,也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这些被装订在记忆中的经历和面孔都让王东旭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5年跑步锻炼生涯让我很多生活习惯都有了改变,现在每天早睡早起,几乎不怎么熬夜,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几乎没有感冒发烧过,之前爱玩电子游戏的习惯也渐渐地改掉了,跑步途中还结交了一群感情深厚的跑友。”王东旭说。

坚持运动的王东旭也感染了一群身边人,王东旭妻子告诉记者,每天跟着丈夫跑步,一年下来自己瘦了十几斤,整个人精神面貌和身体素质也好很多。不少街坊邻居也加入进来,大家建了个微信群,每天相互督促,邻里关系更亲近了。

在朝阳和余晖映射的智能跑道上,王东旭的脚步穿梭在人群中,跟随在他身后的队伍在逐渐扩大……

新闻推荐

铜川市政协机关党支部开展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刘印生参加

本报讯(记者赵盼)6月29日,市政协机关党支部联合各专委会党支部到郭秀明纪念馆和鸭口路遥文化展馆,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践行初...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