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家门口建起了中医堂
?文明塬村村民在家门口中医堂做理疗
本报记者 李阳
4月14日中午,王益区黄堡镇文明塬村70岁村民郭绸到家门口的孙思邈中医堂进行针灸拔罐治疗。她告诉记者:“我有腰痛腿疼的毛病好多年了,每天劳动之余,身体觉得疲劳和不舒服,都会来到中医堂,让村医帮着针灸按摩,以前看病都要跑老远,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中医做理疗,真是太方便了。”
当天,记者一走进文明塬村的孙思邈中医堂,就能闻到浓浓的中草药的药香。古香古色的仿古装饰,中医药文化氛围非常浓厚,让人眼前一亮。据了解,自今年3月该村卫生室改造成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后,建成了中医诊室和综合诊室,配备了推拿床、针灸器具、火罐、按摩棒、刮痧板、神灯、中药柜等中医药设备,每天前来体验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村民络绎不绝。
2019年,梁家塬村成为了王益区第一批村级孙思邈中医堂试点建设单位,先后开展了艾灸、拔罐、刮痧、推拿按摩、点刺放血等诊疗技术。诊室建成后,环境卫生有了极大地改观,中医诊疗氛围浓厚。短短的时间,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饮片就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一年来为本村及周边村民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3000余次。村医郭俊杰在市中医药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前往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学习,并多次参加市区举办的适宜技术培训。“现在农村患腰椎、颈椎病的人比较多,慢性病、风寒感冒、肠胃疾病等病种也比较多,运用好中药饮片和中医适宜技术,便会给患者带来更多的好处,中医药服务在农村大有可为。”郭俊杰介绍说。
总面积约70平方米的王家河街道炭科沟村杨树沟孙思邈中医堂内设有中医诊室和综合治疗室等。在这里,等待诊疗的患者交流着病情,畅谈着治疗心得,不断地称赞家门口就能看中医吃中药很方便。目前,该卫生室可开展汤药、针灸、理疗、推拿、拔罐、刮痧、艾灸、贴敷等中医传统诊疗项目,还专门配备了熬药机方便患者;同时村医为辖区老年人、慢性病,0-6岁儿童提供中医体质辨识服务、中医健康指导和中医调养服务,目前共服务人数500人次,受到患者好评,吸引了很多周边群众前来就诊。
这是王益区村级孙思邈中医堂服务群众的缩影。近年来,王益区以健康扶贫为统揽,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抓手,以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和“少生病”为目标,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底,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提升。2019年,成功创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该区先后投资150余万元完成1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全覆盖,均配备1名以上中医类别医师,且能够提供6类以上中医药技术服务。从2019年起,在全区选择中医服务条件好的村卫生室建设孙思邈中医堂。先后投资50余万元,为基层配备了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6种以上基础诊疗设备,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均能够开展中药、针灸、推拿、火罐、贴敷、刮痧、艾灸等6种以上中医诊疗项目。
截至目前,全区共建成了6个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分别是杨树沟村卫生室、梁家塬村卫生室、文明塬村卫生室、周家河村冯家河卫生室、十里铺村卫生室、屽村卫生室。据了解,目前该区共有医疗机构135个,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0家均全面建成孙思邈中医堂,村卫生室55个(建成村级中医堂试点6个),37家标准化村卫生室当中,村医均取得市级“西学中”培训合证,能够开展4种以上中医药服务技术的24家,占总数64.8%。建成后的村级孙思邈中医堂在基础诊疗、康复护理、养生保健等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各自的诊疗特色。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量显著提升,占总诊疗人次30%以上。
同时,该区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培养,积极选派基层中医药业务骨干参加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孙思邈中医医院等业务培训,累计培训80人次。充分发挥市中医医院的资源优势和帮教作用,在市中医医院成立了基层业务指导科室,组建了基层业务指导专家团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层单位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和业务指导。建成区级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同时强化区级适宜技术的推广,每年开展不少于两次的适宜技术培训班。近年来,培训人数达300余人次,全区医务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该区将中医药科普知识与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用农村现有的资源和简便易行的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中医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独到之处,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可以享受传统的中医药特色诊疗服务。
新闻推荐
王存艳蓝天底下满眼的绿色,一直铺向远方。雪松、油松、侧柏、大叶女贞,栾树、红叶李、樱花、碧桃、香花槐,还有知名或不知名...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