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区:培育文明乡风 助推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朱红卫 通讯员 王欣婷)3月27日,天气格外寒冷,但是王益区黄堡镇周家村村民付亚琴早早地就在院外打扫卫生、拾掇杂物。“我们村现在可是省级文明村呢,我是这儿的村民,脸上特别有光,咱老百姓么,也就尽自己所能为村上做点啥”。
近年来,王益区把强化文明创建,激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实施文化扶贫、选树典型等作为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载体,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全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地生根。
强化文明创建,弘扬时代新风。王益区以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为抓手,以新民风建设“十个一”活动为重点,组织黄堡镇和全区26个行政村开展不同级别的文明村镇创建活动。目前,黄堡镇创建成区级文明乡镇,1个村创建成省级文明村,14个村创成市级文明村,9个村创成区级文明村,2个村申创区级文明村,文明村创建率达到100%。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村的红白理事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遇到家里老人过世,村民都积极响应号召,简办丧事,为疫情防控‘让路’”。孟姜塬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石喜全说。
为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王益区各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在村“两委”的领导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大幅减轻了群众负担,得到了村民的普遍好评。同时,积极指导各村开展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修订完善村规民约,不断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培育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贫困群众“精神食粮”。王益区以提升广大贫困群众的文化生活为目标,扎实开展化扶贫,为农村贫困群众送上“精神食粮”,全面提升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定期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乡村文化活动,把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儿上。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歌舞、相声等,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全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均可达70余场次。“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平时喜欢热闹,自编自演了一些小品农闲时给村民们表演,没想到现在我竟然成了一名‘演员’,能为王益区的群众送上文化大餐,我特别开心。”周家村村民陈小玲说。
该区还不断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户户通、农家书屋实现了村全覆盖,26个行政村建立了文化广场,将乡村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紧密结合,紧抓春节农民工、贫困群众返乡过节重要节点,大力开展文艺下乡、义写春联等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黄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人员孙罡说“我们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成为契机,大力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活动之中,让群众听得懂,切实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脱贫致富能力”。目前,王益区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两个,组织志愿者进村开展慰问贫困群众、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义写春联、文艺演出等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队伍的帮扶,不断促进乡风文明和谐。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要进一步理顺社会治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在人员配备、经费保障等方面给予更多倾斜和支持,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