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援武汉的铜川疾控“铁军”

铜川日报 2020-03-23 07:32 大字

?杨凯翔和王博在武汉市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前合影。

本报记者 张芳

从武汉暴发新冠肺炎至今已两个多月,数批“勇士”奔赴战“疫”前线,或救治每一例病人,减少病人存量;或控制疫情传播链,降低病人增量。他们当中,就有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的铜川疾控人。

2月23日,市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科科长王博随着陕西第三批疾控援鄂队踏上去武汉的列车。他在请战书里写到“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疫情不退,我们不回”。

王博被分配到武汉市东西湖区后,主动加入到流调和消杀的防控工作中,干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能为武汉疫情的防控尽一份力量,把自己融入东西湖区疾控中,做一名普通的疾控人,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他的身影,目前累计消杀场所和单位30余家,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肩负着防疫“侦察兵”的神圣职责。

面对厚重的疫情资料,他在不外出的情况下,主动对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截至目前已完成16起突发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初次报告和进程报告。

作为年长者,王博经常帮助队里的年轻同志,讲述有关流调和消杀的规范和注意事项,时刻强调队友要做好个人防护,不要给武汉人民添麻烦,尽职尽责做好各项防控工作。

他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困了就在办公室打个盹,饿了就只能吃包泡面。一线工作直接与患者面对面接触,存在可能感染的风险。他去过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进行消毒、新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指导、病家进行终末消毒和消毒效果评价……面对风险,他没有退缩,关键时刻主动请缨,危难之际冲锋在前,当好抗“疫”一线侦察兵。

和王博一道援鄂的,还有市疾控中心的“90后”杨凯翔。

面对亲朋好友的担心,杨凯翔总会笑着说:“你们放心吧,我天天都在做实验,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抵达武汉后,杨凯翔被编入采样组,配合东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科进行标本采集和转运。他服从安排,冲在一线,吃苦耐劳而绝无怨言。

采样工作看似简单,整套流程却非常严谨。每次采样,都需要按照三级个人防护的要求,佩戴防护服、护目镜等。“尽量把嘴张大,把舌头放平,啊……”同样引导采样对象的话,杨凯翔每天都要说上百遍。每次采样,都是一次冒险,有些对象对于喉咙出现异物很敏感,会出现咳嗽、呕吐、打喷嚏等,分泌物大量飞溅,采样人员随时会面临感染风险。

上门采样,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3月5日,杨凯翔到TCL厂区被隔离的两栋宿舍楼采样,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从1楼上到6楼,全程只能用嘴呼吸,裤子粘在腿上,采完样后脱下防护服和N95口罩,全身早已湿透。每次采样结束后,身上的衣服感觉像是从水缸里拿出来一样。

20多天以来,杨凯翔与陕西省援鄂队员、东西湖区疾控中心检验人员团结协作,同甘共苦,面对病毒传染性强、待采人员多的现状丝毫未露出怯意,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采样送样任务。截至目前,先后深入养老院、福利院、精神卫生中心、监狱、看守所、集中隔离场所共42个、医疗机构6家,共完成样品采集7172份,样品转运10余次、391份。

新闻推荐

西安天一秦昆制药助力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发展

西安天一秦昆制药有限责任公司铜川分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本报记者张创摄本报讯(记者朱...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