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 铜川市印台政法委帮扶袁家山村脱贫侧记

西部法制报 2019-12-12 00:38 大字

本报记者李成龙通讯员温亮

走进袁家山村草房头组,人们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移民新居。“过去大家都在沟底住,现在搬到了塬上,住平房水电都有,出行也方便了。现在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近日,在村口,一位老人笑盈盈地告诉记者。

袁家山村全村412户1339人,有9个村民小组,耕地7121亩,是铜川市印台区金锁关镇西片的重点贫困村。苹果、玉米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全村有贫困户85户236人。如今,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两年,在铜川市印台区委政法委的大力帮扶下,通过提升基础设施、发展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发展扩大种养殖产业和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落实落地,袁家山村已脱贫66户208人,贫困发生率由17.6%降至2.09%,走上了村增收、户脱贫的致富之路。

村庄基础设施提升了

颠簸不平的土路、残旧破败的村貌……落后、贫穷、偏远曾是镌刻在袁家山村的标签。要想改变整个村的面貌,首先要从改变群众住房、通组路、饮水等基础设施开始。为了让群众住上安全舒心的房子,铜川市印台区委政法委倾力通过易地移民搬迁、危房改造政策为贫困户解决安全住房,共易地移民搬迁34户、危房改造18户;完成5个小组4.8公里通组路硬化,4个组人饮工程,安装路灯115盏,对村委会周边和沿线进行了新修护坡、砖砌花墙等美化建设,建成13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为群众休闲娱乐提供了场所。

“路打成水泥的了,方便我们出行,客商也能够将车开到家门前收苹果了,比起往年需要用小三轮车把一车车苹果拉到村口方便多了。”一位村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村民经济收入增高了

印台区委政法委充分发挥产业扶贫的治本作用,协助村上大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形成了以“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为主导的多元化发展模式。他们投资188万元建成0.235兆瓦光伏村集体经济光伏电站,动员贫困户参加“金灿源”“阳光灿烂”“锦囤”合作社。2019年,村集体及合作社为贫困户分红22.54万元(其中,每户最高分红达3280元,最低的也有2210元),拓宽了脱贫增收渠道。同时,他们为14户贫困户办理了贴息贷款54万元,为21户贫困户利用互助资金协会放款21万元,解决了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的资金需求。如今,贫困户中有养猪、养鸡、养羊的,也有扩大苹果、玉米面积的,贫困户的钱袋子一天比一天鼓,生活一天比一天富了起来。

在北沟组,记者一行来到了凭着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干劲,走上脱贫致富路的贫困户康满羊家,他带着大家参观了他的鸡场:“我利用传统的野外散养鸡方法,在坡地散养鸡,让鸡在山坡中自然生长、自由觅食,现在300只公鸡都可以出售了。我还要扩大养殖规模,打出自己的品牌。”康满羊自信地说。

脱贫内生动力增强了

为了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印台区委政法委组织包户干部走村入户,为贫困户宣讲扶贫政策、出谋划策,共谋致富,为贫困户排忧解难;定期为村级“爱心超市”添置补充日常生活用品,鼓励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赚取积分,兑换自己所需生活用品,充分调动贫困家庭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志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为群众配备乒乓球台等体育健身器材,评选出脱贫攻坚区级“一强四好”示范户2户、镇级7户,“十星级文明户”5户、“好媳妇”“好婆婆”各5户,在村民身边树立一批可看、可学、可信的贫困户典型,让身边典型鼓励贫困户,增加了他们脱贫信心和志气。

如今,袁家山村正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大步前行,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奔向小康。

新闻推荐

铜川市航天企业星邑空间成功接收“天启四号A星”数传数据

本报讯北京时间2019年12月7日16时5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六星”的方式,成功将“天启...

铜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川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