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台区:村集体经济产业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

铜川日报 2019-12-06 07:31 大字

?阿庄村肉牛养殖场的建成,让群众不但有了分红,贫困户还可就近到场内打工赚钱。

本报记者 张红

眼下已是初冬时节,虽然天气寒冷,但在印台区阿庄镇阿庄村的肉牛养殖场内,村民们却忙得热火朝天。

12月3日清晨7点,王均虎早早就来到养殖场,在食槽内定量放好饲料后,便开始打扫起牛舍的卫生来。

“我在养殖场当饲养员有一年多了,主要负责喂牛、打扫卫生,每天能挣120元,这活很轻松,还离家近,不像以前在外面打零工,收入不稳定,还照顾不上家。”提起现在的工作,王均虎十分满意。

今年45岁的王均虎是阿庄村的贫困户,家中有6口人,大儿子患脑瘫后遗症,家里因病致贫,仅靠2亩苹果和套种的花椒、玉米难以维持生计。自从在养殖场打工,他不但能帮妻子照顾大儿子,经济收入也提高了,再加上政策的扶持,连其他3个孩子的上学问题也解决了。

在牛舍后面,十几个人正忙着铲土、平地,加紧扩建肉牛活动区、产房和青贮饲料窖。“我们都是村上建筑工程队的,我在队里干了有四五个月了,工资按天算,管饭的话每天120元,不管饭每天140元,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多元,还有节假日。”村民孙兴兴说,来工程队之前,他在街道修摩托车,后来买小车的人多了,生意就不好做了,听说村上成立了工程队,就报名参加了。

在阿庄村,像王均虎、孙兴兴一样在家门口就业,有着稳定收入的人越来越多,这都得益于村上以推进“三变”改革为契机,按照“支部主导、党群共建”的思路,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吸纳群众参与村集体经济产业,实现共同增收致富。

去年9月,村上建成了肉牛养殖场,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群众通过提供饲草或现金入股方式参与分红,每年拿出收益的60%用于贫困户分红,可带动100余户群众持续增收,去年为54户贫困户每户分红200元。去年10月建成的村光伏电站,总功率387千瓦,全年发电量约42万度,实现收入21.2万元,贫困户户均年分红3000元。同时,村上还组建了建筑工程队,主要承揽本村和镇域内的建筑、道路、护坡、绿化、亮化等50万元以内的小型工程,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0—20万元,今年已经为全村375户每户分红115元。

阿庄村通过股份制改革对村级集体经济进行管理,使村民既能在家门口就业,又能享受集体经济带来的红利,这只是印台区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一个缩影。

近年来,印台区坚持以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为统揽,树牢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理念,扭住“三变”改革这个动力源,大力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规范村集体经济运行,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提前完成了国家试点和全省“千村试点”改革任务,实现了清产核资、股权量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3个100%。

在“三变”改革中,紧紧围绕“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目标,坚守法规底线和群众意愿两项原则,全力维护农户在改革中的合法权益。全区共清查核实经营性资产9063.43万元、非经营性资产3.33亿元、村级土地等资源性资产23.04万亩。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要求,对标国务院“九种标准”界定人员资格,全区共认定7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93456人,量化资产总额1.26亿元,股权设置总份数93720份,完成了7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换证赋码工作。同时,出台了《印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实施方案》《印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管理办法》《印台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有序运行。

按照“区运营、户受益”原则,打造“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模式,出台了《印台区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管理办法》,成立了区级运营平台,发挥区盛鑫丰投资有限公司作用,实施万头肉牛养殖项目及光伏扶贫项目,截至10月30日,全区41个光伏扶贫电站已累计完成发电量1770万度,收益1504万元,已结算电费资金665万元(国家补贴电价每度0.5元未结算),兑付41个贫困村光伏收益548万元,262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89元。

按照“镇统筹、户受益”原则,以“产业基地+村集体经济”模式,对于缺乏人才和产业优势的村组,由镇统筹,打破村域界限,成立产业联盟,将产业嫁接到当地有活力的企业(合作社)经营,保证资产收益不低于投资的7%—10%。金锁关镇、阿庄镇食用菌项目带动10个贫困村580户贫困户将实现收益。

按照“村监管、户受益”原则,以“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模式,结合村组实际,充分发挥本村能人作用,组织实施30万元以下、工程技术简单、能吸收当地村民投工投劳的项目,以确保贫困户有收入,村集体有积累。16个村集体经济为780户贫困户进行了收益分配,户均增收200—500元。

按照“345”产业发展思路,积极打造“一产业一龙头、一基地一主体、一镇一主导、一户一产业”格局,全区2606户产业贫困户实现了中长期产业全覆盖。投资33270.8万元,实施67个村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建成投产运行49个,已累计为群众分红400余万元。

按照“区投、镇管、村收益”的模式,紧盯市场需求导向,积极争取国家政策,今年实施投资3.15亿元。植入生猪、肉牛、食用菌、深加工等项目27个,努力使每村都有1—2个集体产业。目前,已完成17个产业项目。

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运营中的困难问题,专门设立了1100万元的产业担保基金,已发放产业担保7笔1040万元贷款,带动346户贫困户。全区55个互助资金协会规范运营,贫困户小额信贷及互助资金放贷率均实现100%。同时,积极推广孙家贬、上店村经验做法,建立镇村学习交流、结对帮扶制度,切实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如今,印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处处开花”:红土镇孙家贬村盘活资源发展肉兔养殖业、北神沟村集体发展生猪养殖业,阿庄镇阿庄村集体发展肉牛养殖业,陈炉镇上店村集体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其中,孙家贬村、上店村还分别被列为全省“三变”改革示范村和培育农村集体经济试点村。通过农村“三变”改革,该区既盘活了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又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鼓起了贫困群众的钱袋子。

新闻推荐

“红”孩儿宣讲团: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上接第一版)为了积极挖掘红色资源的文化价值,传承红色精神,扩充时代精神的内涵,有力弘扬传播红色文化,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