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脱贫路上最美的姿态 印台区“一强四好”示范户评选活动见证贫困群众的蜕变

铜川日报 2019-10-30 07:24 大字

本报记者 程红兰 王焕焕

扶贫先扶志,人勤百业兴。在全市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如何让贫困群众有信心、有行动,依靠内生动力甩掉“贫困帽”至关重要。2018年以来,印台区面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评选表彰脱贫攻坚“一强四好”(内生动力强、增收效果好、家居环境好、品德家风好、示范带动好)示范户活动。截至目前,该活动已经开展了两轮,共评选表彰村、镇(街道)、区三级“一强四好”示范户804户。如今在印台,村村有典型,人人有榜样,已然形成一派你追我赶、竞相脱贫的可喜局面。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这804户示范户中有发展产业脱贫的、有自主创业成功的、有致富不忘乡亲的……虽然每个人的脱贫故事不同,但是奋斗成为他们身上共同的代名词。“一强四好”评选表彰活动不仅让这804户示范户收获了成就感、幸福感,还成为他们脱贫路上的见证者、记录者。

马冬梅:脱贫路上诠释真善美

到印台区陈炉镇潘家河村马冬梅家时,她正在给丈夫喂水喝,不锈钢杯子里盛了半杯的开水,马冬梅用勺子舀了一勺,吹了好久之后用嘴唇试了下水温,确定不烫了才慢慢喂进丈夫嘴里。一勺一勺地喂了五六口之后,丈夫“哼哼”了一声,马冬梅帮他掖了掖被角,轻声关上门……

2012年,马冬梅的丈夫脑干出血导致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只有眼睛可以动。8年来,马冬梅每天给丈夫喂饭、翻身、按摩,瘦弱的她每天隔两三个小时就帮丈夫翻一次身,多年的积劳让马冬梅患了腰间盘突出。除了每天辛苦地照顾丈夫,马冬梅还要出门干零活养家糊口、供儿子上学。

2015年,马冬梅找了份在煤矿做饭的活,每天4点钟起床去矿区做饭,做完又回来给丈夫做饭,来来回回一天得跑6趟,但是一年半之后煤矿关闭,马冬梅失业了。2016年,马冬梅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政策为这个家庭吹进了“暖风”。

“家里三口人都吃上了低保,加上爱心救助,不用再愁吃饭问题了。帮扶干部还给我争取了公益专岗,每个月能挣600块钱,今年9月又变成了公益特岗,工资提到了每月1600块。”马冬梅眼里溢出笑意。

马冬梅不离不弃照顾丈夫8年的事迹深深感动了大家,她被评为“铜川好人”、印台区“一强四好”示范户。这些荣誉让马冬梅心里更有底气,“我把照顾丈夫看作本分,但能影响带动别人,我觉得自己也有了社会价值,对以后战胜困难更有信心。”

王存仓:年近六旬,种果致富往前赶

“今年苹果丰收了,卖得也快,果园里都没有了,就剩客厅里这些落果了!”印台区阿庄镇湫洼村贫困户王存仓一见到记者就开心地说。

眼前这个年近六旬的老人,如今不仅是村里的务果能人,还是区上“一强四好”脱贫示范户。但是谁也想不到,6年前他儿子的一场意外车祸让这个能干的老汉一度陷入迷茫。

“当时孩子被伤得很严重,治疗花了20多万,欠下了不少外债,还有孙子要照顾,家里经济负担很重,让我不知所措。”王存仓说。

2015年,王存仓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是他心想,当贫困户不是一件什么光荣事,他一定要早日摘掉“穷帽子”。在各方的帮助下,他争取到了5万元贴息贷款种植苹果,同时他积极参加果业技术培训,提高果树管理技能。经过几年发展,王存仓家的苹果色泽好,个头大,口感甜,果园面积达到11亩,挂果7亩,年收入稳步提升。

2018年王存仓收获满满,他当选为村民小组组长,被评为区级“一强四好”脱贫示范户,年底还顺利脱贫。“看着村里其他人当上示范户觉得很羡慕,没想到我一把年纪了,也能被评上。这下我身上的劲更足了,我不仅要把自己的日子过美了,还要带动村里其他贫困户发展苹果种植,走上致富路。”王存仓充满信心地说。

徐淑芳:没有贫困户的“样子”

来到印台区金锁关镇烈桥村徐淑芳的家,院落、屋内干净整洁的程度让人完全想不到这是一个贫困户的家,徐淑芳也没料到越过越好的日子却遭遇飞来横祸。

2012年,在徐淑芳和丈夫的努力下,家里盖起了新房,屋内装饰一新,家电、家具应有尽有。2016年,夫妻俩把盖房借的钱还清,本以为要开始更好的生活时,徐淑芳的丈夫却不慎从核桃树上摔下,导致下肢失去知觉,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

丈夫治疗花费12万多,加上还有小女儿要上大学、80多岁的公公要照顾,2016年,徐淑芳家被增加为村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丈夫卧床不起让这个家庭丧失了主要劳动力,家里原本种植的20亩玉米地被缩减成12亩。3年如一日,徐淑芳一边照顾丈夫、公公,一边种玉米,供孩子念书。

如今,丈夫能下地走路了,女儿也马上毕业能找工作了,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淑芳这个女人既能干,又善良质朴,家里的日子能过成现在这样真不容易!”徐淑芳的事迹在村里广为流传,她也因为家风品德良好被评为区级“一强四好”脱贫示范户。“我觉得我做的这些事都很平凡,我只是想把日子过好,给自己和关心我家的人争口气。”性格腼腆、不善言辞的徐淑芳羞涩地说。

孙志明:“搅”出好日子

见到孙志明时,他正忙着将热乎乎的搅团端给顾客,脸上挂着感染力十足的笑容,直到记者采访完离开,他依然满脸笑容。

孙志明家住在印台区红土镇孙家贬村,紧靠342国道沿线。因其家里地少,不能靠务农增收,所以在开搅团店之前,全家的经济来源仅靠孙志明打零工。“当时儿女都在上学,女儿每星期就需要几百块的补课费、生活费,再加上家里的生活开销,经济十分困难。”孙志明告诉记者。

2016年孙志明家因学致贫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当年便抓住政策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翻新家里的房子,和妻子开起了搅团店。除了开搅团店,孙志明还利用家住国道旁边的优势,买了洗车工具,做起了加水、洗车的生意。

勤劳质朴的孙志明夫妻俩“搅”黄了苦日子,“搅”出了好日子。2017年底,孙志明顺利脱贫,他不仅如期还上了贷款,还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分享给村民,带着村民一起致富。

2018年5月,孙志明被评为区级“一强四好”脱贫示范户。“现在我不仅脱贫了,还成为示范户,这个身份让我身上的担子更重,我会把我的经验传授给其他贫困户,让他们也能靠自己尽快脱贫致富。”孙志明朴实地说。

新闻推荐

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医生挑战高难度技术

本报讯(通讯员冯艳琴)10月19日,由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骨二科主任贾玉龙和神经外科副主任黄斌联合成功为75岁高龄患者切除了胸...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