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的快乐童年

铜川日报 2019-10-11 07:32 大字

赵卉芳

“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小学一年级学生初入校园,单纯稚气,天真无邪,适时有效的综合活动能为孩子们课堂内外打开一扇窗口,使他们愉悦自信、兴趣盎然,有助于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校园生活,适应自己的角色。一年中,结合学生这些特点以及班级情况、教育热点、我班以两至三周为一个周期开展班级课外活动。一学期下来孩子们快乐开心、收获多多,特采撷以下几个活动片段与大家分享。

剪窗花

有一节语文课叫《剪窗花》,是一首儿歌。课堂上,课件展示了多张色彩鲜艳的窗花:有美丽的孔雀、腾飞的龙,还有一些喜庆的图案,小学生们都忍不住“哇”地喊出声来。看到学生挺感兴趣,我就趁机提出:自己动手试一试剪窗花。学生们七嘴八舌议论起来,兴致勃勃,于是我将这项活动布置成周末家庭作业。

家长们将活动过程拍成图片发到班级群: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先准备了剪窗花需要的材料——彩纸、剪刀、图样等。大人给他们示范,或者手把手地教,孩子们纷纷动手,小试牛刀。一个小男孩歪着头,费劲儿使用着剪刀;还有个小女孩正盯着奶奶手中的彩纸,看剪刀在移动……孩子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拿起剪刀不是那么灵便,但透出的认真劲令人感动。

周一的时候学生们拿来了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窗花作品,班级里开了一个小型的窗花展览会。整体看孩子们独立剪的窗花线条粗犷,风格拙朴,大多是简单的图案,和家长合作的剪纸能稍显精细一些。展览中,孩子们对别人的窗花充满好奇,叽叽喳喳议论个不停,教室里洋溢着欢快轻松和喜悦的气氛。

彩色的秋天

秋天来了,眼看着天蓝了,云高了,水清了,山野变色彩了,还只是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读课文《秋天来了》吗?还只是让孩子们从书本上遐想秋天吗?何不带他们走进自然,自己去看看呢!

于是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进入我的计划,针对我班小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板块:秋天在校园里;秋天在街道上;秋天在公园里;秋天在庭院里;秋天在山坡上;秋天在田野里。

周末,在家长的陪伴下,孩子们纷纷出动,奔向秋天的怀抱,开始了发现之旅!在他们眼里秋天是黄色的,一丛丛野菊在山野绽放,一片片银杏叶飘然落下,黄澄澄的玉米棒子向外探望;秋天是红色的,满树的红叶,挂满枝头的大苹果,盛开在村头的大丽花,这些都红得耀眼;秋天是绿色的,黄瓜叶一张张像巨掌,绿葡萄上挂着霜;秋天是多彩的,姹紫嫣红,五彩斑斓!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柿子、枣等果实都沉甸甸地等待采摘。秋天是欢乐的季节,公园里,孩子们扬起树叶,银杏叶使他们满身金黄。在山坡上采菊花,在田野里掰玉米,到处是孩子们欢乐的笑脸!秋天是美好的季节,秋天让孩子们成长,他们融入自然之中,制作树叶贴画,体验劳动的快乐,有亲情的陪伴,这样的活动比在教室读《秋天来了》是不是要更有趣味呢!

一次特殊的家庭作业

有报道称:杭州一所小学一年级的期末“考试”只考扫地。扫地看似不难,但作为入学仅几个月的一年级学生,并不是人人都会。专家也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年级学生,也就是六七岁,参照中美孩子家务清单了解到:我国孩子的家务清单仍然是以学习做作业为主,还有各种艺术培训。美国的孩子却是洗碗洗盘子,独立打扫房间。相较之下,美国孩子的家务清单更单纯一些,完全是自我成长的需要,是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培养。于是,在活动之前,我先和家长分享了这些观点,接着布置了一项“特殊”的家庭作业:一次家务劳动。

随后我采集了孩子活动的图片资料,从图片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干起活来有模有样:擦桌子、拖地、叠被子、叠衣服……他们的动作也许很笨拙,显得吃力,因为没有方法,不懂技巧,得跪着、趴着去完成,身上衣服也弄脏了,劳动的效果也许不好,但他们那份用心值得大人们为他们鼓掌。

这不仅仅是一次家务劳动,这是一颗自我意识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也行动起来,让“靠自己的双手”成为自觉行为。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去了解学习规则、生活规则,看到自我的存在,有自我意识。

一个个综合活动是一次又一次的课堂延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验感悟,在润物细无声中学习成长。活动激发了学生兴趣,唤醒了学生内心对生活的热爱,仿佛打开了一扇扇窗口,让阳光洒进来。在这里,我又想起那首著名的小诗: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如此情景,美好的教育,

让我们每一个生命,

呈现出最美,

唤醒另一个生命的最美。

一棵树上一朵花绽放了,

就会满树春花开!

(作者系印台区方泉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铜川“孟家原桃”获评地理标志保护品牌

本报铜川讯(陈宁欣记者王锋)国庆节前夕,从2019年第二次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传来好消息,铜川市王益区农产品质检...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