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玲:勤俭持家 传承美德
本报记者 辛成
王月玲是王益区新兴社区的一名网格员,提起她,街坊四邻都会称赞夸她是好儿媳。结婚26年来,她在家任劳任怨,孝敬老人,率先垂范,为女儿做好榜样;在单位她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热情为居民服务;在街坊邻里间,她尊老爱幼,热心助人。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老爱亲”。
1993年11月,23岁的王月玲与同在陶瓷厂上班的谭益志结为伉俪,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女儿的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2001年,由于工厂效益不佳,丈夫下岗了,整个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王月玲一人的身上,他没有被现实压垮,一向温柔体贴的丈夫承受了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经常平白无故的冲王月玲发脾气。王月玲非常理解丈夫,总是好言安慰,开导丈夫。为了让丈夫心情舒畅一点,她一有空就陪丈夫散散步、爬爬山并把洗衣、买菜、做饭等全部家务全部拦在自己的身上,一门心思为丈夫做好吃的。他们俩结婚二十多年如一日,互敬互爱,相濡以沫,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安宁、幸福的家庭。
由于婆婆早年守寡,一个人将六个子女拉扯大,含辛茹苦的她身体每况愈下。2003年婆婆查出身患脑梗,为了让婆婆身体恢复健康,她和丈夫一起带着婆婆四处求医问药。本不富裕的家庭一下子被拖垮了。同年,更不幸的是王月玲也下岗了,面对高额的医药费,他跟丈夫想尽了办法,在生活上是能省就省,勤俭持家。面对拮据的生活,丈夫出外打工了。照顾婆婆的重担落在了她一人身上,她按时领着婆婆上医院复诊、挂号、取药……在饮食上更是依照着婆婆的口味来,精心安排适合老年人吃的食谱。2005年婆婆病情加重,她与婆婆更是寸步不离,煎药喂药、洗脸洗脚、擦洗身体,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老人。随着老人身体越来越差,生病住院成了常事,她总是彻夜守候在婆婆身边,没有一点儿嫌弃,从不说半句怨言。这一照顾就是九百多个日日夜夜,直到婆婆去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女儿在王月玲跟丈夫的影响下,也是一个对长辈十分孝顺的孩子。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一个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日常生活中,她一边照顾婆婆一边照顾女儿,家里的大事小情全部都是她一人承担。孩子的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她不仅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她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她经常鼓励孩子勤奋刻苦,同时养成礼貌待人,孝老爱亲的好习惯。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非常出色,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如今女儿已经工作,在单位踏实肯干、兢兢业业得到了单位领导的认可。
王月玲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虽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的打动着我们。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乐天)8月21日,铜川市政协副主席路一民带领部分委员,就照金景区管委会承办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