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举行“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四场 铜川狠抓转型谋发展 70年重塑工业新形象、让绿色成为主色调

阳光报 2019-08-16 06:17 大字

 “铜川作为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城市,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转型发展就是铜川追赶超越的现实担当。”

8月15日上午,在陕西省“奋力追赶超越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发布会第四场上,铜川市委书记杨长亚介绍到,2018年,铜川市人均生产总值突破4万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34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89元,是改革开放初期的151倍。

绿色转型:绿色已经成为铜川主色调

“没有青山绿水的发展就是在消费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型的重要考量,也最能直观体现转型发展成果。”杨长亚说,多年来,铜川市牢固树立抓环境就是抓发展、谋幸福的理念,坚持在治理中转型,下大决心根治环境污染。

据介绍,从2013年起,铜川市不再新建水泥生产线,水泥企业由30多家减少到6家,累计实施了节能减排典型示范项目91个,对全市水泥企业实施了脱硫脱硝改造,对华能铜川照金电厂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国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考核中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2016年,铜川市主动关闭了21处地方煤矿,实现煤炭去产能1058万吨,占到当年全市煤炭总产能的36.5%;2017年,铜川被确定为全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示范区,三年内将投资58.63亿元,实施17个重大项目,目前已累计投资34.33亿元。

“如今,绿色已经成为了铜川主色调,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6.5%,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位居关中地区前列,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杨长亚说,铜川的绿色转型之路,朱鹮也是见证者、受益者。目前,铜川野外能够观测到百余只朱鹮,仅繁育出的“铜川籍”朱鹮就有85只。

产业转型:开启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个地方的发展力源于产业结构的支撑力,产业转型是转型发展的核心所在,是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杨长亚介绍到,在低端产能过剩的大势下,面临发展的内需、市场的倒逼,铜川把产业优化重构作为发展的第一大事,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接续产业发展壮大,着力发展新型工业、高新技术、现代文旅等产业,构建更具活力的多元化产业体系。

其中,传统产业以航汽铝材为引领,形成了煤发电、电炼铝、铝深加工的循环产业集群,航空汽车用铝成为拉升经济的主引擎;接续产业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承载,数字经济、新材料产业等新业态、新动能实现突破发展,已入驻航天科技企业16户。

“我们通过工业园区的打造重塑了铜川工业新形象。”铜川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维佳说,从2010年开始,铜川市先后规划建设新区南部、坡头、黄堡、董家河4个市级工业园区,惠塬、王家河、顺金、彭镇、陈炉5个县级工业园区,到2017年底9个园区全部纳入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截至2018年底,铜川市9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约530亿元,入驻企业410户,从业人员2.08万人,年实现工业总产值将近200亿元。

与此同时,铜川还以文化自信为引领,以园区、景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老工业集中区进行改造提升,建设了耀州窑文化基地,培育了一批新型文化业态。其中,以革命文化为内涵的红色旅游、以药王文化为内涵的康养旅游、以玄奘文化为内涵的丝路旅游、以煤城文化为内涵的工业遗址旅游、以民俗文化为内涵的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年接待游客已突破2100万人。记者 王怡纯

新闻推荐

“天眼”追回离家出走少年

本报讯(记者姜兴民通讯员赵伟)8月9日晚,王益区的谢女士在七一路派出所民警的陪伴下焦急地来到王益公安分局融合指挥中心寻...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