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滋润幼芽成长

铜川日报 2019-08-02 07:36 大字

王鑫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学科。科学课的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整个探究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经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学习过程,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打下坚实基础。而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校能提供给孩子们进行动手操作探究的实验非常少。上一次实验课,老师一个人准备器材费时费力,而孩子们在实验室上课时也显得特别拘谨,放不开手,生怕弄坏仪器让自己赔偿,这样一来就使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全面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探究能力呢?我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改进,将书中的实验器材全部采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品来代替,器材就让孩子们自己商量着准备,这样不仅解决了上课器材短缺的难题,而且也锻炼了孩子们分工协作的能力,还将科学引入了生活中,让孩子们感觉到科学就蕴藏在我们的生活中间,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意识。

既然这么想,那就这么做!开学第一课《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我就提前用微信通知的方式,让前后桌的四个学生分工携带实验材料。一个人负责带大的、透明的、截好的塑料瓶和一小包纸巾,其余三个人分别负责携带两样生活中常见的、不重样、能遇水的小物品。上课时,孩子们将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双手背后坐得端端正正,纷纷用激动的小眼神看着我,恨不得马上就开始实验。等我讲清楚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宣布“实验开始”的号令声刚落下,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实验中去了。看着孩子们认真观察常见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神情,用小手将材料放入水中后,慢慢松手的规范操作,以及拿出实验材料将它们小心翼翼擦干的动作,我的心中顿时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之情。

孩子的天性是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新鲜感和好奇感,喜欢在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用课件替代实验教学,或是自己直接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科学知识,长时间下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就会逐渐减弱和丧失,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就无从谈起。也正是由于这一节课,我为孩子们从始至终都提供了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将课堂真正的还给了他们,孩子们就这么乐此不疲,沉浸于“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展开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

实验结束了,孩子们一个个都举起了小手,都想把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你瞧!他们这一个汇报完了,另一个自觉地进行补充,有的争先恐后地要进行总结,还有的直接用大括号和简单的词语,简明扼要地概括出同种材料在水中的沉浮规律。整个课堂就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普通的一节课,由于教师教学思路的不一样,将以往常规“教教材”的思想,换成了“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创新性的使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更换书中固定的实验器材,竟然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这次更换教学器材、改变教学方式的尝试使我感受到了创新教学的甜头,也为我以后在教学中大胆实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做好了铺垫。

科学教育之路漫长。但我会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热爱学生的心,在科学教育教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作者系印台区方泉小学教师)

新闻推荐

铜川市退休干部郭亚民出版长篇小说《绝代风华》

本报讯(记者张梦焕)近日,铜川市退休干部郭亚民的长篇小说《绝代风华》出版。郭亚民是王益区黄堡镇安村人,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