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人不怕苦 怕的是心中没有群众” 陕科大驻村干部姜兴健的精彩扶贫路

西安日报 2019-05-27 05:12 大字

■文/图记者张潇通讯员张同保

“扶贫人不怕苦,怕的是心中没有群众。”这是陕西科技大学驻村工作队干部姜兴健最深切的体悟,他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高度评价。孩子出生当天,他还在村里与铜川一中洽谈美丽乡村建设的项目,洽谈结束才匆匆赶去医院。

“我要在这里工作两年,

直到王石凹村摘帽”

2018年3月,陕科大选派姜兴健到铜川市印台区王石凹街道王石凹村担任驻村工作干部。在扶贫的日子里,他经历了跟爱人掐着小时计算相聚的时间,从相知到“闪婚”,姜兴健没有因私向村上请过1天假。谈起婚姻,姜兴健心有愧疚,因长期两地工作和扶贫工作的特殊性,他和爱人决定以一切从简的方式成婚——用家宴取代婚宴。

姜兴健是陕科大选派到王石凹村的唯一非陕西籍干部,这就意味着姜兴健除了要过饮食观、劳动观、思想观外,还要过语言关。但在驻村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已经能用村民口中的“山东陕西普通话”跟大家流畅交流了,之前的扶贫干部更是用“上手极快”来形容姜兴健来村后的工作状态。

为了迅速融入到群众和农村工作中,他在村上穿的都是多年前的旧衣服,跟群众穿一样的北京老布鞋,尽管还有一些消退未尽的书生气,很多到村里来调研的同志都已经把他当成了地道的王石凹村人。“我要在这里工作两年,直到王石凹村摘帽退出,王石凹村就是我的第二故乡。”这是姜兴健常说的一句话。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2018年底,村上38户118人实现了脱贫退出,当年贫困发生率下降了12%,相比2015年建档立卡时贫困人口减少了91%,贫困发生率从31%下降到2.8%,在贫困发生率这一指标上达到了村一级脱贫退出低于3%的标准。

建写生基地、爱心超市

深挖学校扶贫资源

来村后,姜兴健的首个工作任务是在王石凹村建设陕科大党员教育基地。建成后,5位学校领导,学校人事处、校工会、组织部、纪委、机关党委等20余家职能部门及学院近300人次来到基地指导工作、调研考察、学习教育,在带动村农家乐发展的同时,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开展社会实践、建立写生基地、捐建爱心超市、捐赠物资等多种形式助力、聚力、接力扶贫,形成了上下结合、点面结合、内外结合、全员扶贫的良好局面。

2018年3月以来,陕科大工会购买村集体土鸡蛋近7万枚,价值8万多元;职能部门及二级单位捐赠爱心物品价值超1万元,3个学院来村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设计与艺术学院研究生师生团来村开展了为期1周的写生,校医院来村开展义诊活动1次。

开展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

优化种植、养殖产业结构

一年多来,陕科大扶贫干部积极协调、配合村上修建了村文化广场、村口小广场、4座水厕、廊亭,推动建成标准化卫生室,落成了村碑1座、村文明一条街,修缮了护坡,对通村道路两侧进行了绿化。通过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了王石凹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基础,改善了民生,获得了民心。

姜兴健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主要集中在缺技术、缺资金、因残等方面,协助联户干部在结对帮扶时精准施策。2018年4月和2019年5月,针对缺技术类贫困户,邀请印台区就业局和社会保障局分别开展了为期20天、11天的就业、产业培训,参训群众每人补助超过500元,既提高了技术,又增加了收入。

驻村以来,姜兴健在学校党委、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立足该村自然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优化种植、养殖产业结构,严格落实印台区产业“3+1”制度。先后引导栽植连翘约600亩、金银花350亩、黄精200亩、柴胡50亩、黄芩150亩、皂角50亩、苦参50亩;与同事陈永康以“四支队伍”为主众筹资金引导种植了“爱心扶贫葱基地”山东三叶葱4亩多;指导、推动美洋洋农民专业合作社、梦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益参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

同时积极对接陕科大打通销路,构建了“陕科大扶贫后援壹团”“陕科大扶贫后援贰团”微信消费群,拓宽了销路,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合作社的首年盈利。

新闻推荐

印台区 电商人才助力脱贫攻坚

本报讯(王辉王雯玮)近年来,铜川市印台区充分发挥电商人才优势,在脱贫攻坚上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切实提高人才服务经济社会...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