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高尚的灵魂致敬

铜川日报 2019-03-15 07:36 大字

3月9日,年仅57岁的王春侠因病去世,她将一双眼角膜留了下来,家属按照她的遗愿,无偿将眼角膜捐献出来,分别移植给了两位因眼角膜溃疡引起失明的女性患者。3月11日,本报一版刊发了消息———《铜川实现人体器官捐献“零”突破》,人们纷纷在朋友圈转发点赞,致敬王春侠的无畏无私。

虽然王春侠走了,但她的生命却以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与此同时,两位眼病患者也因她赠送的这份无价的“生命礼物”而重获光明。

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生命延续工程,不仅是对逝去生命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另一个生命的莫大帮助。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当一个人逝世后,对其最大的尊重,就是能身体完整地入土为安,让其“体面”地离开人世。这一传统观念导致许多人压根就没有捐献器官的意愿,也使一些家属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最终放弃捐献逝者器官。从这一点上来说,王春侠及其家人作出捐献眼角膜的义举,真正超越了世俗和亲情,是人间大爱的释放,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带给我们的是震撼和感动。这种器官捐献,不仅仅是以爱的形式让生命得以延续,更重要的是传递了人间的真善美,为这个社会注入了巨大的道德力量。

大部分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时刻珍惜、尊重身体的完整性。但科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事物的完整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人在漫长的一生中,难免会受到疾病或是伤残的威胁,身体的完整性会遭到破坏,有时候一些人因疾病导致身体器官难以保全,这种情况并不是人体自身刻意破坏,而是自然无法避免的一些现象。王春侠身患重疾,不幸逝世,如果她没有捐献自己的眼角膜,不会有人来指责她,只是,那两位因眼病失明的患者也不会这么快地重见光明。所以,面对器官捐献,我们应该抱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对于逝者来说,器官捐献是生命延续的一种方式;对于逝者家属来说,器官捐献不仅是义举,更是情感的寄托;对于接受器官移植术的病人来说,器官捐献是一次重获新生的机会。

长歌当哭,向高尚的灵魂致敬!(田甜)

新闻推荐

铜川市全力整治“保健”市场

本报讯(通讯员张建华)“保健”市场乱象危害民生,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破坏社会和谐稳定。近期,铜川市全力整治“保健”市场,严打...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