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红了 农民乐了 “莓农”赵鑫的甜蜜事业

铜川日报 2019-02-18 07:36 大字

位于王益区黄堡镇的文明塬村是个有名的“旱腰带”,用水困难,农作物经济效益低,许多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但如今,这里却种上了草莓。从一家变成多家,从1亩变成2亩、3亩……

带来这一改变的是一名90后返乡青年,赵鑫。

2008年,只有初中文化的赵鑫为了减轻家里负担放弃了学业,进入镇子附近的一家工厂上班。半年后,他又跟着水电工师傅学习水电工作。“我不觉得工作有多辛苦,只想给家里多挣些钱。”勤劳肯干的他没有过一丝怨言。

2013年,怀揣梦想的赵鑫意识到,仅靠传统的农作物是难以致富的,经过认真调查和周密分析,他将宜栽种的经济作物同市场价格、产品销路结合起来,最后选中了一个致富门路———种植草莓。

他的想法刚一提出,就得到了父亲的大力支持:“娃么,就要闯荡闯荡。”

在父亲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在冯家桥华裕公司租了2亩地。良好的种植条件,小额的成本支出,家人的鼓励支持让赵鑫信心满满。吃苦耐劳的他在仅仅两年的时间内,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莓农”。

赵鑫并不满足于此,2015年,赵鑫在文明塬村又建了四个大棚,草莓种植面积从开始的2亩变成8亩,规模扩大了4倍。

刚开始,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其实主要的问题还是水源和人力。草莓喜温凉,不耐严寒,需要频繁灌溉,和旱塬上的其他植物相比显得十分‘娇气’。此外,温棚还需每年一换,防止保温膜老化。一批草莓生长周期过后又需一批新苗,这其中壮苗、夯基、定植、扣棚、肥水、采收都是需要人手的工作。”

赵鑫想到了村里的姨姨、婶婶们平时也没什么收入,与其赋闲在家不如来搭把手。这样一来,草莓有了种植质量,同时也可以使部分村民就近就业。

水源的问题困扰赵鑫多时。他将困难告诉了文明塬村“第一书记”梁小平。

梁小平和村长梁涛商量后告诉赵鑫:“决不能让草莓受影响,村子会全力支持你。”随后,两人多方联系找到了给石渣场拉水的车,解决了草莓的用水问题。

“担心送水不及时,三天两头我就会询问送水情况,及时督促。”村长梁涛说。

不仅如此,村上还推荐赵鑫在“王益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赵鑫的种植管理技术。

“看起来色泽光亮,尝起来味道鲜美。这草莓有质量,有风味!”当第一批草莓成熟时,尝过赵鑫家草莓的人都赞不绝口。良好的口碑给赵鑫草莓园提供了稳定销路。每年都有大批定点客户上门提货,他也和多家超市签成了批量批发业务。如今,还推出进园采摘体验活动,深受消费者青睐。

看到赵鑫的草莓事业越来越红火,村里也相继有两家农户跟随赵鑫的致富脚步经营起了草莓种植园,作为“过来人”的赵鑫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种植经验。在村两委的鼓励支持下,赵鑫响应号召牵头成立了“赵鑫草莓园合作社”,与另外两家“兵合一处”形成规模,在村内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致富的好榜样。现在,赵鑫还被评为了“致富带头人”,与文明塬人一起,扎根农村,奋力脱贫。(本报记者 郭玮 见习记者 杨佳 何城城)

新闻推荐

铜川市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召开 严维佳邓亚丽马登科讲话

本报讯(记者张红)2月16日,市两会刚刚闭幕,市政府立即召开政府系统市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贯彻落实市两...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