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新衣,姥姥的缝纫机和妈妈的海淘

陕西日报 2019-02-12 07:36 大字

本报记者杜瑶

“妈,快准备试新衣服喽!”腊月三十当天,李小爱一边喊着一边从车里取出春节礼物。

听见女儿的声音,李小爱的母亲从2楼探出头答应:“就等你们一家子了,快上楼!一会儿就开饭了。”

“以前,老母亲为子女一针一线做衣服,还要为孙子做棉衣。现在社会发展了,无论是去商场还是网购,我们都能为老母亲添置些新衣,带些新物件回家孝敬她。我们心里也很满足。”赶回铜川市娘家过年的李小爱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数人告别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在最具传统意味的春节里,人们不再为添新衣、囤年货而操劳奔波,还能感受到每年的新变化。

“的确,现在缝纫机都有电动且小型的了,更别说其他了。20世纪80年代,那时的高档消费以‘三转一响’为代表,谁家有个能‘转’的缝纫机可厉害呢。”居住在西安市未央区的李爱侠回忆说,“我13岁那年,老母亲去百货公司扯了3块缎子面的花布,给我和两个妹妹做棉袄。我记得很清楚,我当时选了块绿色的。那时候想穿新衣服都是扯布回来自己做。老母亲把棉花、布料铺在床上为我们手工缝制棉衣。后来家里买了缝纫机,老母亲做衣服就方便了很多。过年的时候能有件新衣服是小孩子最期盼的事情。”

在铜川市王益区生活了60多年的呼玉莲,经历着每一年的变化。她觉得现在天天都像过年,日子和以前大不一样。孙子们用手机就能买吃的和穿的,子女们带来的帽子、衣服都很时髦。

“从有衣服穿,到穿好衣服,再到穿出美感,这得益于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得益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宝鸡市渭滨区居民闫文新说。

从家家户户做衣服到在海淘、商场买衣服,随着时代的变迁,商品越来越丰富,一件件新衣讲述着采买方式的不断变化、消费升级的崭新路径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一代一代的人们也在其中体验并传承着浓浓的亲情,丰富着新年的内涵。

新闻推荐

24小时随叫随到

大年初五一早,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急诊科接诊了一名男性患者,该患者因外伤导致右胫骨平台粉碎性骨折,同时考虑血管损伤,需要立...

铜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