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环境大变样创文创卫双管齐下 “我们的学校变美啦!”
?每周五下午,陕煤建司一中的学生们都会进行室内外环境卫生“大扫除”。
本报记者?袁欣摄
隆冬时节,走进陕煤建司一中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只要地上有纸屑,就会有人自觉地将它捡起放进垃圾桶。学校号召师生自觉投身到学校的环境建设中,学生们成为了校园环保小使者。
“学校实行卫生区班级承包制,将大面积任务分解成小块,每个班都有认领的片区,这样有利于我们爱护校园环境卫生。有时在非班级片区看到垃圾,我们也会自觉地捡起。”高三(11)班学生宋程杰笑着告诉记者。
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为了改善校园环境,陕煤建司一中于2017年8月对操场进行了改造和扩建,拆除了操场的围墙,换上了透明的栅栏墙,为操场安装了太阳能节能灯,让操场“亮”起来。校园中的文正亭一直是建中人的文化记忆,由于新教学楼工程的建设要求,2018年8月,该校对文正亭进行了整体搬迁,并对文正亭及其周围的环境重新进行了修整装饰,装上了石桌、石椅,安装了灯饰,还铺设了刻有唐诗宋词的地砖,既保存了原貌又增添了新的景观,留住了人们的记忆。
高三(6)班学生董奥雪自豪地说:“勤学苦练万念归一血拼到期我必成功”是我们的班级口号,每次喊完口号我就觉得学习劲头又足了。”在陕煤建司一中,“大鹏一日同飞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各种班级口号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各班以班级文化建设为依托,设置班级文化墙,营造文化氛围。学校还对新建的两栋学生公寓楼进行了文化打造,在楼道内布置了学生习惯养成、学生励志类的宣传栏,鼓励学生用书香布置自己的宿舍,用“真、善、美”装点生活。
陕煤建司一中校园发生的变化是铜川市校园环境卫生面貌大改观的一个缩影。自铜川市成功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以来,市教育局牢固树立学校“健康第一”的办学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保障,以加强督促检查评比为动力,国卫巩固提升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从提高思想认识做起,把培养健康素养作为全市学校的重要发展指标,让教育发展各项决策都在“健康第一”的理念下进行,让每一个校园、每一项工作都从健康出发,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充满浓厚的健康文化氛围,让“健康第一”的理念扎根到广大师生心中。目前,全市各中小学校健康教育全部做到开课率、课时、教材、教师和教案、考核和评价“五落实”。开课率达到100%,学本报记者袁欣摄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90%以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室达到全覆盖。全市广大中小学生走出校园,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散发健康教育宣传页,宣讲健康教育知识,参加城市环境整治,清扫路面,捡拾垃圾杂物,清洗道路护栏,清除“牛皮癣”小广告。“小手拉大手,创卫一起走”已经蔚然成风。
美丽校园成为全市最靓风景。铜川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安全校车全覆盖、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中心小学以上寄宿制学校取暖工程及营养餐全覆盖。全市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5.2%、98.2%,位居全省前列。铜川市筹措4000万元,为全市185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直饮水设备,63所寄宿制学校建成浴室,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直饮水和寄宿制学校浴室实现了全覆盖。投入1262万元,2.2万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营养改善计划。全市学生均喝上了直饮水,寄宿制学生洗上了热水澡、吃上了放心营养餐。全市建成区学校旱改水厕覆盖率达到100%,中小学、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完成率100%。目前,全市最漂亮的建筑是教学楼,环境最优雅的地方是校园,美丽校园成为全市一道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突出“红色基因”传承文化。铜川市围绕改进德育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学校文化实施“四新四大”视导,提升“立德树人”水平。实施《“崇德尚善·翰墨铜川”中小学德育行动计划》,建成市区级德育品牌活动81个。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以书法、绘画、声乐、器乐、舞蹈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艺术普及和达标活动。传承红色基因本土德育品牌走向全国,情景剧《习爷爷的回信》在全国2018全民悦读大赛颁奖晚会演出,建成照金北梁红军小学等12个省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主题微电影《传承》在全市中小学播放,创建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高效推进,王益区德育工作案例获教育部表彰,金谟小学《众智和力协同育人》入选全国德育工作典型经验。(本报记者 袁欣)
新闻推荐
本报讯铜川矿业陈家山矿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细化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密部署...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