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见证大变化

铜川日报 2019-01-04 07:54 大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始终是百姓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吃什么,再到什么健康吃什么。改革开放40年,社会发展和生活进步让铜川百姓餐桌发生了质的飞跃。

从吃不饱到粮食剩余

“你吃了吗?”是爷爷那辈人见面时的问候语,当然也是当时人们最关心的话题。上世纪7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物资非常匮乏,买布要布票,买米要粮票,买肉要肉票,粮食产量也比较低,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从你们90后这代开始,估计都不知道粮票为何物,然而在以前由于粮食短缺,你不光要有钱还要有票才能进行购买。”50岁的张先生回忆起儿时的生活说,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们根本就吃不饱,家里的孩子也比较多,每次快到没粮食的时候,家里都不敢蒸馒头,因为没办法分,也吃不饱。就只能将剩余的面粉做成汤,每个人吃上一碗,只要饿不死人就行了。

一年到头饭菜里基本见不到油,逢年过节才能吃得好一点。那个时候最盼望着过年了,可以把自家养的肥猪宰了,吃上几口美味的肉,当时的孩子多,肉分不过来,但那是我至今都难以忘怀的美味。当时老百姓的餐桌上最常见的就是窝窝头、土豆、大白菜、野菜等。张先生笑着说:“我大哥当时在上学的路上捡了一麻袋土豆,可把我们全家人高兴坏了,这袋土豆就是我们一家人的‘稀餐’。”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作物产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出现了许多剩余的粮食,人们就将自己手中的粮食拿出来卖,粮票也就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百姓渐渐能吃饱肚子,生活也过得好了起来,总算是告别了吃糠咽菜还填不饱肚子的苦日子。”张先生说。

从吃白面到下馆子

“现在孩子们对白面馒头都不怎么感兴趣。整天光吃一些膨化食品,动不动还要下馆子,但在80年代初,白面也是稀罕物,不是谁都能天天吃得到的。”薛女士说。

“80年代初,我们家住在农村,没有经济来源,还要养活一家八口人。由于人口多,家里粮食经常不够吃,就只能东家借西家借,等到粮食收获了再还回去。”薛女士告诉记者。餐桌上真正发生变化,是“包产到户”以后,人们基本上天天能吃上白面了。除此之外,肉、蛋、奶、果、茶等农副产品,极大地丰富了百姓的饮食。普通家庭餐桌上顿顿都有了肉,原来没见过的菜,没吃过的鱼都出现在超市的柜台上。

到了90年代,“下馆子”这个词突然就出现了。生活条件好的人,周末想换一下口味,来了朋友要聚个餐,这时人们都会选择“下馆子”搓一顿。人们对吃也越来越讲究,鸡、鸭、鱼等慢慢开始出现在人们餐桌上。再后来川菜、粤菜、鲁菜等各大菜系出现,受到人们的追捧。慢慢地中餐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西餐的出现更加丰富了人们的餐桌。

从好吃到吃得健康

《舌尖上的中国》刷新了人们对吃的认识。吃,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它是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份情怀。“吃什么”成了21世纪人们最大的难题。

走进菜市场,人们都是在蔬菜堆里挑挑拣拣,“菠菜不太新鲜了,估计时间长了。”“芹菜吃不得,我低血压,要尽量少吃。”人们一边挑菜一边嘴里嘟囔着。人们对食物的健康和营养价值越来越重视,不但讲究荤素搭配,还要有餐前水果和饭后甜点。也不提倡一顿吃得太饱,因为食物根本就不缺,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人们的观念也就成了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过去的野菜,如今更受大城市人们的欢迎。

想减肥的姑娘们,都开始吃水煮青菜;老人们也懂得了每日必须多吃有机蔬菜;小伙子们也不整天整天的吃面条,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或是一起吃个烧烤,或是一起吃顿火锅。

“我们家现在不论哪个季节都能吃上新鲜蔬菜。现在吃饭,我都尽量少放油、少放盐,这都是为了健康饮食。现在年纪大了要多注重养生,食物的安全、营养等也要多加关注。”正在买菜的王女士说。

不仅如此,随着交通的不断完善,网络的不断发达,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的变化。现如今,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天南海北的美食都能送到家,也让我们想吃哪里的美食,即刻就可以去实现。

这些变化直观地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人民是最大的受益者。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攀升,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消费观念在潜移默化之中发生了改变。人民也将会享受到越来越多改革的红利。(本报记者 吴洋凯 见习记者 张芳)

新闻推荐

公车司机郗军全:感谢好时代

2018年12月18日和同事们看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后,市级机关车辆服务中心的郗军全师傅激动不已,他当即写了一首打油诗感...

铜川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川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